首页 > 悬疑推理 > 咸鱼也能破案

第131章:红星

咸鱼也能破案 鱼柳 2025-05-21 22:30
“孙大海,男,48岁,江城本地人,在市环卫集团工作五年,主要负责河滨公园及周边区域的清扫保洁。家庭住址是城北幸福苑小区。根据环卫公司提供的记录,他今天下午两点左右突然打电话给班组长请了急假,说老家母亲病危,需要立刻赶回去。班组长当时也没多想就准了假。”一名负责外围调查的年轻警员王力正在向赵铁柱、江枫和林楚汇报。
“他老家在哪?”赵铁柱问道,声音因为熬夜而有些沙哑。
“登记的是邻省的青阳县桃溪镇,我们联系了当地派出所协查,他们去他登记的老家地址核实过,他母亲身体健康,根本没有病危这回事。而且,他父母说,孙大海已经快一年没回过老家了。”王力翻看着记录本。
“看来,他是撒谎了。突然请假,电话关机,绝对有问题!”赵铁柱一拍桌子,“橙橙,火车票那边怎么样?”
苏橙橙的小脸在电脑屏幕的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专注:“赵队,查到了!孙大海用他的身份证在今天下午三点十五分,通过网络订购了一张从江城开往邻省首府云州市的火车票,发车时间是今晚九点半。但他并没有去火车站取票和乘车。根据铁路公安反馈的监控信息,他根本没进站。”
“声东击西?”江枫摸了摸下巴,“买张火车票是幌子,实际上想从别的渠道潜逃?”
林楚微微颔首,眼神锐利:“或者,他只是想制造自己已经离开江城的假象,为自己争取更多在本地躲藏和活动的时间。红星里……一个即将拆迁的旧城区,人员流动复杂,监控稀少,确实是个理想的藏身之地。”
“他最后出现的位置确定是在红星里吗?”赵铁柱追问。
“是的,赵队。”苏橙橙调出一张电子地图,上面用红点标记出了一个区域,“根据天眼系统对他手机信号最后几次的捕捉,以及沿途一些零星的社会监控画面,孙大海在傍晚六点左右进入了红星里区域,之后手机信号就消失了,应该是关机或者被丢弃了。我们追踪到他最后骑的是一辆没有牌照的共享单车,在红星里外围的一个巷子口找到了那辆车。”
红星里,江枫有些印象。那是江城市中心最后一片尚未被现代化洪流吞噬的旧城中村,房屋低矮破旧,小巷子如同蜘蛛网般纵横交错,很多地方连汽车都开不进去。因为即将拆迁,大部分原住民已经搬离,剩下一些租房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少数不愿离开的“钉子户”,治安情况一直比较复杂。
“红星里地形太复杂了,如果他铁了心要躲,我们进去搜捕难度很大。”赵铁柱皱起了眉头。
“再难也要搜!”江枫的语气很坚定,“他知道李明辉采摘夹竹桃,又在案发后立刻潜逃,嫌疑重大。而且,他很可能就是那个在河滨公园与李明辉交谈的‘环卫工’。必须尽快找到他,弄清楚他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同意。”林楚惜字如金。
赵铁柱看了一眼手表,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不能再等了。江枫,林楚,你们跟我带一队人过去。王力,你带人去孙大海家再仔细搜查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线索。橙橙,你继续负责技术支持,尝试恢复孙大海手机关机前的通话记录和社交软件信息,同时密切关注红星里周边所有监控,一旦发现他的踪迹,立刻通知我们。”
“是!”众人齐声应道。
夜色如墨,几辆警车悄无声息地驶向红星里。为了不打草惊蛇,警车在红星里外围几条主干道停下,江枫、林楚、赵铁柱带着十余名全副武装的刑警,分成几个小组,徒步进入了这片迷宫般的旧城区。
红星里的夜晚,与城市另一端的繁华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没有霓虹闪烁,只有昏黄的路灯稀疏地散落在狭窄的巷道间,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大部分房屋都黑着灯,门窗紧闭,偶有几户还亮着灯的人家,也大多门扉紧锁,戒备森严。空气中弥漫着潮湿、霉变和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的复杂气味。
脚下的石板路凹凸不平,不时能踩到一些不知名的积水。四周静得出奇,只有警员们刻意放轻的脚步声和偶尔从某个角落传来的野猫叫声。
“这鬼地方,真是藏污纳垢的好去处。”赵铁柱低声咒骂了一句,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江枫的“系统”在进入红星里后,似乎变得更加活跃,不断有微弱的电磁感应和环境信息涌入他的脑海,但都非常零碎,无法形成有效的判断。他努力集中精神,感知着周围任何可能的异常。
林楚则显得非常冷静,她的目光如同猎豹般扫视着每一个可能藏人的角落——紧闭的门缝、堆满杂物的窗台、黑暗的楼梯拐角。她的黑色运动外套在夜色中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只有偶尔闪过的锐利眼神,证明着她的存在。
苏橙橙通过加密频道,将红星里的详细地图和孙大海最后出现位置附近的房屋结构图传到了江枫等人的战术平板上。
“枫哥,赵队,根据我们对红星里内一些尚未拆除的简易监控分析,孙大海进入红星里后,主要活动范围集中在红星三巷到五巷之间。那一带有很多已经搬空的废弃房屋。”苏橙橙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
“重点搜查红星三巷到五巷的空置房屋!”赵铁柱通过对讲机下达了指令。
搜捕小组小心翼翼地向目标区域推进。这里的巷子更加狭窄,很多地方仅容一人通过。两旁的房屋破败不堪,有的墙体开裂,有的屋顶塌陷,散发着腐朽的气息。
在一间门板已经脱落大半的废弃平房门口,江枫停下了脚步。
“这里有情况。”他低声道。
门框上,有一道很新的刮擦痕迹,似乎是有人不久前进出时留下的。地面上,有一些不太清晰的脚印,虽然被风吹过,但依稀可以看出鞋底的纹路,与孙大海在环卫公司登记的劳保鞋鞋印有些相似。
江枫和一名警员对视一眼,后者心领神会,拔出配枪,小心翼侦查了一下门内。
屋内漆黑一片,散发着浓重的霉味和……一丝淡淡的烟火气。
“里面可能有人!”
赵铁柱立刻做出手势,两名警员持枪守住门口,另外几人则迅速包抄到房屋的后窗位置。
“孙大海!我们是警察!你已经被包围了!马上出来投降!”赵铁柱用洪亮的声音喊话。
屋内没有任何回应,死一般的寂静。
等了几秒钟,赵铁柱再次喊话,依旧无人应答。
“强攻!”赵铁柱果断下令。
“砰!”的一声,虚掩的门板被踹开,几道强光手电同时照进屋内。
这是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家徒四壁,只有一张破旧的木板床和一张缺了腿的桌子。床上空无一人,桌子上也空空如也。
“没人?”赵铁柱皱眉。
江枫走进屋内,仔细勘查。地面上积着厚厚的灰尘,但在床边和桌子旁,有几处明显的脚印,与门口发现的类似。
“他应该在这里待过一段时间。”江枫指着桌角下,那里有一个被踩扁的烟头,是本地很少见的一个廉价香烟牌子,孙大海的同事曾提到过他抽这种烟。
林楚则在房间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被揉成一团的快餐包装袋,里面的残羹剩饭看样子是刚吃完不久。
“看来我们来晚了一步,他刚走没多久。”林楚说道。
就在这时,负责外围警戒的警员通过对讲机报告:“赵队,红星四巷西口发现一个可疑男子,体貌特征与孙大海相似,正向北逃窜!”
“追!”赵铁柱一声令下,众人立刻冲出废弃民房,向着报告的方向追去。
红星里的巷道如同迷宫,七拐八绕。江枫凭借着出色的体力和“系统”对方向的细微感知,始终跑在队伍的最前面。林楚紧随其后,她的速度和耐力也丝毫不逊色于经过专业训练的刑警。
追了大约三四百米,前方出现一个岔路口。
“橙橙,目标往哪个方向去了?”江枫通过耳机问道。
“枫哥,岔路口没有监控!不过,根据我的推算,他往左边那条小巷逃窜的可能性更大,那边通往红星里边缘的一个废品收购站,出口更多。”苏橙橙快速分析道。
“走左边!”江枫没有丝毫犹豫。
左边的小巷更加狭窄黑暗,尽头似乎是一堵高墙。
“不对,这条是死胡同!”跟在后面的一名老刑警喊道。
话音未落,江枫已经冲到了巷子尽头。果然,前方是一堵两米多高的围墙,墙上爬满了藤蔓,无路可走。
“妈的,被那小子耍了!”赵铁柱气得一跺脚。
“不一定。”林楚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她走到墙边,用手电照着墙角一处不起眼的灌木丛。拨开茂密的枝叶,露出了一个勉强可供一人钻过的狗洞。洞口有新的泥土翻动痕迹。
“他从这里钻过去了!”
江枫二话不说,俯身就钻了过去。林楚和赵铁柱也紧随其后。
狗洞的另一边,果然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废品收购站,各种废旧金属、塑料、纸板堆积如山,在夜色中如同一个个沉默的怪兽。
“分头找!”
众人散开,在迷宫般的废品堆中搜寻。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闷响,接着是重物倒地的声音。
“在那边!”江枫循声冲去。
只见一名警员正捂着手臂,表情痛苦地靠在一个废弃的油桶上,他旁边,一个黑影正手持一根锈迹斑斑的铁管,恶狠狠地再次砸来!
“住手!”江枫大喝一声,一个箭步上前,侧身躲过挥来的铁管,同时右手闪电般探出,精准地扣住了黑影持铁管的手腕,用力一拧!
“啊!”黑影惨叫一声,铁管“哐当”落地。江枫顺势一记膝撞,正中对方小腹。黑影闷哼一声,蜷缩在地。
几道手电光同时照在了黑影的脸上——正是孙大海!他满脸的惊慌和绝望,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嘴角还有一丝血迹。
“拷上!”赵铁柱赶到,厉声喝道。
两名警员迅速上前,将孙大海反剪双手,戴上了冰冷的手铐。
那名受伤的警员手臂被铁管砸中,好在只是皮外伤,并无大碍。
“孙大海,你跑不了了!”赵铁柱盯着他,眼神冰冷,“李明辉是不是你杀的?”
孙大海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嘴唇哆嗦着,却一言不发。
“带回去!”
市局,审讯室。
已经是凌晨两点多。审讯室内的空气有些压抑。
孙大海坐在审讯椅上,神情颓败,目光呆滞地看着桌面。他身上的环卫工服已经变得又脏又破,沾满了泥土和油污。
赵铁柱和一名预审员坐在他对面,江枫和林楚则在隔壁的观察室,通过单向玻璃和监听设备,观察着审讯过程。
“孙大海,我们知道你心里有事。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赵铁柱的声音尽量平和,“李明辉的死,跟你有没有关系?你为什么要逃跑?”
孙大海依旧沉默,只是双手不安地绞在一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