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宸默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转向了怀里的钰儿,声音又柔和了几分:“钰儿,喜欢皇阿玛送你的算盘吗?”
钰儿正把那个小金算盘当成乐器,拨得“噼里啪啦”响,闻言,抬起头,对着宸默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喜欢!谢谢皇阿玛!钰儿要用它用它算好多好多数!”
“好,我们钰儿以后要做个聪明能干的人。”宸默揉了揉他的小脑袋,然后将他从腿上抱了下来,递给程尚尚,“时辰不早了,你们也回吧。钰儿该用早膳了。”
程尚尚连忙接过钰儿,抱着他,再次屈膝行礼:“臣妾告退。”
“嗯。”宸默应了一声,便又低下头,重新拿起了御案上的奏折,仿佛刚才那一番“温情脉脉”的对话,都只是程尚尚的错觉。
程尚尚抱着钰儿,在王瑾那依旧皮笑肉不笑的“恭送”目光中,亦步亦趋地退出了御书房。
直到走出御书房那厚重的宫门,呼吸到外面略带凉意的空气,程尚尚才感觉自己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稍微落回了肚子里一点点。
她低头看了一眼怀里的钰儿,小家伙正献宝似的举着那个金光闪闪的小算盘,小脸上满是得意和兴奋。
“额娘,你看!皇阿玛给的!亮晶晶!”
程尚尚看着儿子天真烂漫的笑容,心中的不安和焦虑,也稍稍被冲淡了一些。
“嗯,真漂亮。”她笑着摸了摸钰儿的头,“我们钰儿真棒,皇阿玛都喜欢你呢。”
虽然她觉得,宸默对钰儿的这点“喜欢”,多半也是看在她这个“香包制造机”和“香氛调配师”的面子上。
唉,工具人就工具人吧,至少现在看来,她这个“工具”,还有点利用价值。
回去昭华殿的一路上,程尚尚的心情,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跌宕起伏。
迁宫永和,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折。它意味着她和钰儿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意味着她将面临更多未知的挑战和危险。
她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之中,带着钰儿,杀出一条血路哦不,是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春禧和冬宁早已在昭华殿门口翘首以盼。一见到程尚尚和钰儿回来,两人连忙迎了上来,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焦急和关切。
“娘娘!您可回来了!皇上皇上没为难您吧?”春禧拉着程尚尚的袖子,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她,生怕她少了一根头发。
“是啊,娘娘,奴婢们都担心死了!”冬宁也红着眼圈说道。
程尚尚看着她们真情流露的担忧,心中一暖。在这冰冷的皇宫里,能有两个真心待她的人,也算是一种慰藉了。
“我没事,好得很。”她拍了拍春禧的手,笑着说道,“而且,皇上还给了我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好消息?”春禧和冬宁对视一眼,都有些不解。在她们看来,自家主子能从御书房全身而退,就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皇上说,要让我们搬到永和宫去住!”程尚尚压低了声音,但语气中的那份复杂情绪,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什么?!永和宫?!”
春禧和冬宁闻言,都像是被点了穴一样,愣在了原地,随即,脸上便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狂喜之色。
“娘娘!您您说的是真的吗?!我们我们真的要搬去永和宫了?!”春禧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永和宫啊!那可是她们这些在昭华殿这种冷宫偏殿待久了的宫女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好地方!
“千真万确!”程尚尚点了点头,看着她们欣喜若狂的样子,心里也稍稍轻松了一些。至少,对于春禧和冬宁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太好了!太好了!菩萨保佑!老天开眼了!”冬宁更是激动得双手合十,不停地念叨着。
程尚尚看着她们这副样子,忍不住笑了笑。看来,这“迁宫”之事,也并非全是坏处。至少,能让身边的人开心,也是一件好事。
不过,她很快就收起了笑容,表情严肃地对两人说道:“行了,先别高兴得太早。虽然是好事,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永和宫不比昭华殿,那里人多眼杂,规矩也多。我们以后行事,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万万不能出任何差错,知道吗?”
春禧和冬宁见她神色凝重,也立刻收敛了脸上的喜色,连忙点头应道:“是,娘娘!奴婢们都记下了!”
“嗯。”程尚尚点了点头,“这几日,你们就开始着手收拾东西吧。一些不必要的,就别带了,免得惹人注目。到了永和宫,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我们必须低调行事,切不可张扬。”
她深知,自己这次“迁宫”,在后宫之中,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那些平日里看她不顺眼的,巴不得她出糗的,肯定都会瞪大了眼睛,等着看她的笑话。她可不能给那些人留下任何话柄。
“是,娘娘,奴婢们明白。”春禧和冬宁齐声应道。她们都是在宫里待久了的人,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接下来的几天,昭华殿便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
程尚尚指挥着春禧和冬宁,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行李。
她秉承着自己现代居家保姆的专业素养,将“断舍离”和“废物利用”发挥到了极致。
那些原主留下来的、华而不实、又占地方的旧衣物和首饰,她大手一挥,要么让春禧冬宁拿去浣衣局换些实用的针头线脑,要么就干脆找个不起眼的角落埋了。
她自己带来的那些“现代装备”,比如那个丑萌的开明兽香包的半成品、一些写满了现代育儿理论的小纸条、还有那张藏着秘密的冷宫地图,则是被她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绝不假手于人。
至于钰儿的那些小玩意儿,比如他自己用泥巴捏的小动物、用树叶串起来的“项链”、还有那个新得的金算盘,程尚尚都一一替他收好,准备带到永和宫去。在她看来,这些东西,远比那些金银珠宝更珍贵。
昭华殿本就家当不多,再加上程尚尚的“精简打包法”,没过两天,东西就收拾得七七八八了。
这期间,宫里关于“尚主子即将迁居永和宫”的消息,也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六宫。
一时间,各种版本的猜测和议论,甚嚣尘上。
有人说,尚主子是母凭子贵,皇上看在钰儿小皇子的面上,才格外开恩。
有人说,尚主子是走了狗屎运,不知用了什么狐媚手段,勾得皇上回心转意。
还有人说,这不过是皇上的一时兴起,等新鲜劲儿一过,尚主子还是会被打回原形。
总之,羡慕嫉妒恨的,幸灾乐祸的,冷眼旁观的,应有尽有。
程尚尚对这些流言蜚语,一概置之不理。她现在没工夫跟那些长舌妇一般见识,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比如,研究一下永和宫的“居住环境”和“邻里关系”。
她旁敲侧击地从奉命前来传话和查看进度的内务府小太监口中,打探到了一些关于永和宫的信息。
永和宫位于内廷西六宫的东北方位,算是一个比较清静的宫苑。目前,宫里除了她这位即将入住的“尚主子”之外,还住着两位品级不高的“答应”和一位“常在”,都是不得宠的边缘人物,平日里也鲜少出来走动。
这让程尚尚稍稍松了一口气。看来,永和宫的“居住密度”还不算太高,至少不用一出门就跟一群“甄嬛”、“华妃”之类的宫斗大佬狭路相逢。
不过,她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一旦她正式入住,永和宫恐怕就再也“清静”不起来了。
迁宫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内务府便派来了步辇和一队太监宫女,前来迎接程尚尚和钰儿。
程尚尚抱着还有些睡眼惺忪的钰儿,在春禧和冬宁的簇拥下,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她生活了数月之久的昭华殿。
说实话,她对这个地方,并没有太多的留恋。这里充满了原主悲伤绝望的记忆,也见证了她初来乍到时的惶恐和不安。
但同时,这里也是她和钰儿相依为命、共渡难关的地方。她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了为人母的喜悦和责任,也在这里,下定了决心,要为自己和儿子,拼出一个锦绣前程。
“走吧。”程尚尚深吸一口气,收回目光,语气平静地说道。
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步辇摇摇晃晃,穿过一道道宫门,向着永和宫的方向行去。
一路上,程尚尚抱着钰儿,掀开轿帘的一角,悄悄打量着外面的景象。
皇宫的清晨,空气清新,晨光熹微。宫道两旁的红墙黄瓦,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偶尔有早起的宫人,提着灯笼,匆匆走过,见到她们的步辇,都会远远地避让到一旁,垂首行礼。
程尚尚的心情,也随着这渐渐开阔的视野,而变得有些复杂。
她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地,走向这个皇宫的权力中心。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步辇终于在一处朱漆大门前停了下来。
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永和宫”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尚主子,永和宫到了。”领头的小太监在轿外恭声禀报道。
程尚尚抱着钰儿,在春禧和冬宁的搀扶下,走下了步辇。
她抬头打量着眼前的这座宫殿。
永和宫是一座典型的二进院落,青砖黛瓦,飞檐翘角,虽然不如那些得宠嫔妃居住的宫殿那般富丽堂皇,但也比昭华殿那个破败的小院子,要气派和齐整得多了。
庭院里,栽种着几株海棠和玉兰,虽然时节不对,未能见到花开盛景,但那修剪整齐的枝干,也透着几分雅致。
院子打扫得很干净,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一尘不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
“恭迎尚主子,恭迎钰儿小皇子!”
一群穿着统一服色的太监和宫女,早已在院子里垂手侍立,见到程尚尚和钰儿,立刻齐刷刷地跪下行礼,声音洪亮整齐。
程尚尚看着这阵仗,心里暗暗咋舌。看来,这永和宫的“配置”,确实比昭华殿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啊!
“都起来吧。”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有威仪。
“谢尚主子!”众人起身,依旧垂手侍立,不敢抬头。
一个看起来像是管事嬷嬷模样的中年妇人,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奴婢高氏,是这永和宫的掌事嬷嬷,奉内务府之命,在此恭候尚主子。主子和钰儿小皇子的寝殿,早已收拾妥当,请主子移步。”
程尚尚点了点头,随着高嬷嬷,向正殿走去。
永和宫的正殿,比昭华殿的那个小厅堂,要宽敞明亮得多。殿内陈设着一套紫檀木的桌椅,墙上挂着几幅山水字画,虽然算不上奢华,但也透着一股雅致和沉静。
程尚尚大致看了一眼,心里还算满意。至少,这里看起来,不像是个“冷宫预备役”。
“额娘,这里好大呀!”钰儿从程尚尚怀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小脸上满是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