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穿成废妃,我彻底颠狂

第112章:内有乾坤

穿成废妃,我彻底颠狂 旭阳 2025-05-21 21:38
,土得掉渣。
“娘娘,您说咱们的贺礼,能行吗?”春禧听着这些传闻,也有些没底气了。
程尚尚却反而淡定了下来。她拍了拍手上的香草末,微微一笑:“放心吧,山人自有妙计。她们的贺礼虽然名贵华丽,但也失之匠气,未必能真正送到皇上的心坎里去。咱们的虽然简单,但胜在心意和新奇。说不定,皇上就喜欢咱们这股‘清流’呢?”
话虽如此,她心里也清楚,单凭“新奇”二字,想在众多精心准备的贺礼中脱颖而出,还是有些难度的。康和太妃的“助力”,至关重要。
转眼间,三日之期已到。
这一日,程尚尚起了个大早。她先是仔细检查了一遍自己的“改良版”昭华晨露香氛。经过两天的调试,她终于找到了一种她认为最完美的比例,将那淡紫色小花的幽香巧妙地融入了原本的青草香之中,使得香气更加清新怡人,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安神效果。她将这改良后的香氛,重新分装在那些古朴的小瓷瓶里,用软木塞仔细塞好。
至于开明兽香包,她也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她在香包的内衬里,用极细的丝线,绣上了一个小小的“尚”字,和一个小小的“钰”字。这是她和钰儿的专属印记。
一切准备妥当,程尚尚换上了一件比上次去漱芳斋时略微体面一些的浅碧色宫装,依旧是素雅的款式,只在发髻上多加了一支成色普通的珍珠簪子。
“春禧,冬宁,今日我还要再去一趟漱芳斋,拜见康和太妃。”程尚尚对两个丫鬟说道,“太妃娘娘上次说,她那里有几株新开的奇兰,让我今日过去品鉴。你们不必担心,我很快就回来。”
她依旧用了“赏花”这个借口。
春禧和冬宁对视一眼,虽然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但见程尚尚神色镇定,也不好多问,只是叮嘱道:“娘娘一切小心。”
“钰儿就拜托你们照顾了。”程尚尚又摸了摸钰儿的小脑袋。
“额娘放心!钰儿会乖乖的!”钰儿抱着他的小老虎布偶,懂事地点点头。
程尚尚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心情,走出了昭华殿。
殿外,依旧是上次那个面生的小太监,带着那顶青呢小轿在等候。看来,康和太妃是算准了她会来。
“尚主子,太妃娘娘已经在等您了。”小太监的笑容依旧恭敬而疏离。
程尚尚点点头,没有多言,弯腰钻进了轿子。
轿子再次摇摇晃晃地朝着皇宫西北角而去。这一次,程尚尚的心情比上次更加复杂。上次是去探路,充满了未知和警惕。这一次,却是去赴一个充满了风险和机遇的“约会”。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袖袋,那里空空如也。但很快,那里就会多出一块足以搅动宫廷风云的玉佩。
到了漱芳斋,依旧是上次的流程。小太监引着她穿过那清雅而略显萧索的庭院,来到敞轩之外。
“太妃娘娘,尚主子到了。”
“让她进来。”康和太妃的声音从里面传来,依旧是那般苍老而中气十足。
程尚尚定了定神,迈步走了进去。
轩内的布置和上次并无二致。康和太妃依旧斜倚在罗汉床上,身着暗紫色常服,手中端着一杯清茶,正慢悠悠地品着。她身旁侍立的,也还是上次那位神情恭谨的老嬷嬷。
只是,今日康和太妃看她的眼神,似乎比上次多了一丝探究和了然。
“罪妃程氏,参见康和太妃娘娘。”程尚尚依旧是规规矩矩地行礼。
“起来吧。”康和太妃放下茶杯,淡淡地说道,“看来,你已经考虑清楚了。”
程尚尚直起身子,迎上康和太妃的目光,平静地说道:“是。臣妾愿意为太妃娘娘效劳。”
康和太妃闻言,嘴角缓缓勾起一抹笑容,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赞赏,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掌控感。
“很好。哀家没有看错人。”她点了点头,对身旁的嬷嬷示意了一下。
那嬷嬷躬身从旁边的一个小匣子里,取出一个用明黄色锦缎包裹的小方块,正是程尚尚三日前见过的那一块。
“这便是那块玉佩。”康和太妃指着那锦缎包说道,“你且收好。记住,万寿节当日,午时三刻,在畅音阁后台的西侧小门,会有一个身着青色布衣,左手手腕上系着一根红色丝绳的男子在那里等你。你只需将此物交予他,说一句‘故人托付,完璧归赵’即可。他自会明白。”
青色布衣,红色丝绳,畅音阁后台西侧小门,午时三刻,“故人托付,完璧归赵”。
程尚尚在心中将这些信息一一记下,每一个字都像烙铁一样印在脑子里。她知道,这些细节,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臣妾记下了。”程尚尚伸出双手,恭敬地从嬷嬷手中接过了那个锦缎包裹。
入手微凉,沉甸甸的。隔着锦缎,她似乎能感觉到那玉佩上古朴的龙纹。
“此物关系重大,你务必贴身收好,万不可让任何人知晓,更不可遗失或损坏。”康和太妃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臣妾明白。”程尚尚将锦缎包裹小心翼翼地揣进自己的袖袋深处,只觉得那一方小小的玉佩,仿佛有千钧之重。
“事成之后,哀家自会履行承诺。”康和太妃看着她,眼神幽深,“关于你被打入冷宫的真相,哀家会派人告诉你。至于万寿节的献礼”
她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哀家已经为你铺好了一条路。你的那份‘昭华晨露’和开明兽香包,哀家让人稍稍‘点拨’了一下司礼监的掌事太监。他知道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将你的贺礼呈到皇上面前,才能让它显得与众不同。”
程尚尚心中一动。原来所谓的“助力”,是这样!这可比直接给她什么名贵材料要高明多了!在后宫,有时候,一个恰当的“出场时机”和“引荐方式”,比礼物本身更重要。
“多谢太妃娘娘费心。”程尚尚真心实意地说道。这位老太妃,果然手段不凡。
“不必谢我。这也是交易的一部分。”康和太妃淡淡地说道,“哀家只是希望,你不要让哀家失望。”
“臣妾定当竭尽全力。”程尚尚垂首道。
“好了,东西你也拿到了,该叮嘱的哀家也叮嘱了。你且回去吧。”康和太妃似乎有些乏了,摆了摆手,“记住,从今日起,到万寿节之前,你最好安分守己,莫要再生事端,以免节外生枝。”
“臣妾遵命。”程尚尚再次行礼,然后恭敬地退出了敞轩。
走出漱芳斋,重新坐上那顶小轿,程尚尚只觉得自己的手心都有些出汗。袖袋里的那块玉佩,像一块烧红的炭火,让她坐立不安。
她不知道这块玉佩背后究竟牵扯着怎样的秘密,也不知道那个叫“卫离”的男人是什么来头。她只知道,她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回到昭华殿,程尚尚第一时间将春禧和冬宁都打发了出去,借口说自己有些累了,想一个人静静。
然后,她反锁上殿门,从袖袋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个明黄色锦缎包裹。
她深吸一口气,颤抖着双手,慢慢解开锦缎。
那块带着血沁色的龙纹玉佩,再次出现在她眼前。
在殿内柔和的光线下,玉佩上的龙纹显得更加古朴而神秘。那龙的姿态,与她平日在宫中看到的那些张牙舞爪的金龙纹样截然不同,反而带着一种原始的、图腾般的力量感。玉质温润细腻,触手冰凉,但那血沁色,却又像是有生命一般,在玉石中缓缓流动。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程尚尚喃喃自语。她将玉佩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也没有看出什么特别的标记或者文字。
她知道,这块玉佩一定非常重要,否则康和太妃不会如此郑重其事地托付给她。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这块玉佩安全地保存到万寿节那天。
昭华殿虽然破旧,但毕竟是她的“地盘”。她仔细打量着自己的寝殿,试图找一个既隐蔽又安全的地方。
床底下?不行,太容易被发现了。
衣柜里?也不行,万一春禧冬宁帮她整理衣物,很容易就翻出来了。
埋在院子里的土里?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她自己否决了。万一哪天宸默心血来潮,又派人来“视察”她的种田成果,一不小心挖出来了怎么办?
程尚尚的目光在殿内逡巡,最后落在了床头那个半旧的梳妆台上。梳妆台有一个小抽屉,里面放着一些她平时不怎么用的头花、簪子和一些零碎的小东西。
“有了!”程尚尚眼睛一亮。
她想起自己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为了给钰儿做玩具,曾经把一些破旧的布料和棉絮塞进一个旧荷包里,做成了一个简陋的沙包。后来那个沙包被钰儿玩腻了,就随手丢在了梳妆台的抽屉角落里。
她打开抽屉,果然在最里面找到了那个布满了灰尘的旧荷包。荷包的颜色已经褪得看不出本来面目,针脚也有些粗糙。
程尚尚小心翼翼地拆开荷包的一角,将里面的旧棉絮和布头掏出来一些,然后将那块龙纹玉佩用干净的软布仔细包裹好,塞进了荷包的夹层里。接着,她又将那些旧棉絮重新塞回去,尽量让荷包看起来和原来一样鼓囊囊的,最后再用针线将拆开的口子仔细缝好。
做完这一切,她将那个“内有乾坤”的旧荷包,若无其事地丢回了梳妆台抽屉的角落里,和其他一些零碎杂物混在一起。
“完美!”程尚尚拍了拍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招“灯下黑”,应该能瞒过大多数人吧?谁会想到,一块关系重大的玉佩,会被藏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废弃的旧荷包里呢?
这可真是完美体现了她程尚尚“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的专业技能啊!
搞定了玉佩的藏匿问题,程尚尚的心情总算轻松了不少。她开始期待万寿节的到来了。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昭华晨露”和开明兽香包,更因为那个关于冷宫的秘密,以及她即将参与的这场“秘密行动”。
生活,似乎一下子变得刺激起来了呢!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小心翼翼地藏好玉佩的时候,昭华殿外,一双锐利的眼睛,正透过窗棂的缝隙,默默地注视着殿内的一切。直到程尚尚将那个旧荷包放回抽屉,那双眼睛才悄无声息地隐去,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夜色渐深,皇宫也渐渐沉寂下来。
程尚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些睡不着。脑子里一会儿是康和太妃那张布满皱纹却精明异常的脸,一会儿是那块神秘的龙纹玉佩,一会儿又是宸默那张阴晴不定的阎王脸
“唉,这宫斗的日子,可真不是人过的。”她叹了口气,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万寿节那天,一切顺利。她可不想因为一块破玉佩,把自己和钰儿的小命都给搭进去。
然而,她也隐隐感觉到,这场“交易”,或许会成为她命运的转折点。是福是祸,犹未可知。但至少,她不再是那个只能在冷宫里默默无闻、任人宰割的程尚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