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太后娘娘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平日里最大的爱好,除了礼佛之外,就是摆弄一些花草,和看一些呃民间的话本子?
程尚尚听到这个消息,眼睛顿时一亮!
摆弄花草?这个她擅长啊!她以前做保姆的时候,雇主家里的花草,都是她一手打理的,长得那叫一个茂盛!
看话本子?这个她更擅长了!她脑子里,可是装着无数现代的、古代的、各种题材的精彩故事呢!随便挑几个出来,改编一下,说给太后听,保证能让她老人家听得津津有味,乐不思蜀!
“太好了!”程尚尚一拍大腿,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她决定,就从这两点入手,去“攻略”太后娘娘!
首先,是花草。
她让春桃去内务府,领了一些常见的花籽和几盆品相一般的盆栽回来。然后,她亲自动手,将昭华殿那个原本有些荒芜的小院子,重新规划整理了一番。
她用一些废弃的瓦罐、破旧的木桶,做成了别致的花盆。又用一些捡来的卵石、碎瓷片,在院子里铺设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她还发挥自己的“变废为宝”特长,用一些竹子、藤条,编织了一些造型可爱的花架和篱笆。
短短几天时间,昭华殿的小院子,就焕然一新,变得生机勃勃,充满了田园野趣。
虽然比不上御花园的富丽堂皇,但也别有一番清新雅致的韵味。
程尚尚相信,太后娘娘看到她这个“环保又实用”的小院子,一定会对她刮目相看的。
其次,是话本子。
程尚尚从自己脑海里的“故事库”中,精心挑选了几个比较适合老年人听的,情节曲折,结局圆满,又带有一些人生哲理的温情小故事。
她将这些故事,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重新组织润色了一番,还特意加入了一些古代的背景和元素,让它们听起来更接地气。
她还让春桃找来了一些纸笔,将这些故事,一字一句地誊写下来,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故事集”。
她打算,在拜见太后的时候,如果气氛合适,就讲一两个小故事给太后听。如果太后喜欢,她就把这个“故事集”献给太后,让她老人家闲暇时可以翻看解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程尚尚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精心打扮了一番,然后,带着春桃,捧着一盆她精心侍弄的,开得正艳的茉莉花,和那本手写的“故事集”,信心满满地,朝着慈宁宫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她的心情,既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
她不知道,这次慈宁宫之行,等待她的,究竟是宸默设下的陷阱,还是解开谜团的契机?
慈宁宫,位于皇宫的西北角,是一处相对僻静的宫苑。
宫殿的建筑风格,比其他宫殿更显得古朴庄重。院子里,种满了松柏和一些名贵的花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和草药混合的气味。
程尚尚在宫门外,被当值的嬷嬷拦了下来。
“尚妃娘娘,您来慈宁宫,可有提前通传?”那嬷嬷上下打量了程尚尚一番,语气虽然还算客气,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程尚尚知道,慈宁宫不比其他地方,这里的宫人,大多是跟着太后多年的老人,规矩森严,也更不好打交道。
她微微一笑,从容地说道:“嬷嬷安好。本宫今日前来,是特意给太后娘娘请安的。听闻太后娘娘近日常感宫中烦闷,本宫想着,或许能陪太后娘娘说说话,解解闷。另外,本宫还带来了一盆自己亲手侍弄的茉莉花,和一本不成敬意的小玩意儿,想献给太后娘娘,聊表寸心。”
她一边说,一边示意春桃将手中的茉莉花和“故事集”递上前去。
那嬷嬷看了一眼那盆开得洁白芬芳的茉莉花,又看了一眼那个用素色封面包裹着的,看起来有些简陋的“故事集”,眼神中的审视,似乎稍稍缓和了一些。
“尚妃娘娘有心了。”嬷嬷点了点头,“只是,太后娘娘今日身子有些不适,正在内殿歇息,恐怕不便见客。”
程尚尚闻言,心中微微一沉。难道出师不利?
她正想再说些什么,争取一下,突然,从内殿传来一个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是谁在外面喧哗?”
那嬷嬷脸色微微一变,赶紧躬身道:“回太后娘娘,是尚妃娘娘前来给您请安。”
“尚妃?”内殿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哦是那个住在昭华殿的?”
“是的,太后娘娘。”
“让她进来吧。”
那嬷嬷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但还是赶紧应道:“是。”
她转过身,对程尚尚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尚妃娘娘,太后娘娘宣您进去呢。”
程尚尚心中一喜,赶紧整理了一下衣裳,深吸了一口气,跟着那嬷嬷,走进了慈宁宫的内殿。
内殿的光线,比外面稍暗一些。空气中,檀香和草药的气味更浓了。
殿内的陈设,虽然也算华贵,但更多的是一种古朴和沉静的韵味。
正中的软榻上,斜倚着一位身穿暗花色素服的老妇人。她头发花白,梳着整齐的发髻,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却依旧清亮有神。
想必,这位就是当朝太后了。
程尚尚不敢怠慢,赶紧上前几步,盈盈拜倒:“臣妾程氏,叩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太后看着跪在地上的程尚尚,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和好奇。
“抬起头来,让哀家瞧瞧。”太后的声音,虽然苍老,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程尚尚依言抬起头。
太后仔细地端详了她片刻,然后,缓缓地点了点头:“嗯倒是个齐整的孩子。起来吧。”
“谢太后娘娘。”程尚尚站起身,垂手侍立在一旁,心中有些忐忑。
她不知道,太后对她的第一印象如何。
“哀家听说,你前些日子,在宫里搞了个什么‘惜福联谊大会’?”太后突然开口问道,语气听不出喜怒。
程尚尚心中一凛,知道太后这是在考较她了。
她赶紧回答道:“回太后娘娘,是臣妾愚昧,想着宫中旧物堆积,不如让它们物尽其用,也算是为宫里节省些开支,便斗胆办了那么一个小小的活动。若有惊扰之处,还请太后娘娘恕罪。”
她把姿态放得很低,希望能博得太后的好感。
太后听了,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
殿内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程尚尚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太后才放下茶盏,淡淡地说道:“倒也是个新鲜的想头。宫里头的确是有些奢靡之风,是该好好整顿整顿了。”
程尚尚闻言,心中一喜!听太后这口气,似乎并没有怪罪她的意思?
“不过,”太后话锋一转,眼神也变得锐利了几分,“哀家也听说,你因此得了皇上的‘青睐’?”
程尚尚的心,又咯噔一下。来了来了,重点来了!
她知道,太后这话,问的不仅仅是“惜福联谊大会”本身,更是在意她和宸默之间的关系。
自古以来,后宫与前朝,息息相关。太后虽然不理朝政,但对后宫的动向,尤其是皇帝的宠爱所向,必然是十分关注的。
程尚尚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回太后娘娘,皇上皇上只是觉得臣妾的举动有些新奇,才才略加关注罢了。臣妾身份卑微,不敢奢求皇上‘青睐’。臣妾只求能安分守己,抚育钰儿长大,便心满意足了。”
她这话,说得半真半假。她确实不想掺和进后宫争斗的漩涡,但要说对宸默一点想法都没有咳咳,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宸默是她在这个世界唯一的“大腿”,她还指望着他帮原主翻案呢!
太后听了程尚尚的话,眼神中的锐利,似乎稍稍缓和了一些。
她点了点头,说道:“你能这么想,倒也是个明白事理的。后宫之中,最忌恃宠而骄,争风吃醋。安分守己,才是长久之道。”
“太后娘娘教诲的是,臣妾谨记在心。”程尚尚赶紧应道。
太后似乎对程尚尚的回答还算满意,脸上的表情,也缓和了不少。
她指了指旁边的锦墩,说道:“坐吧。站着说话也累。”
“谢太后娘娘。”程尚尚依言坐下,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看来,第一关,算是勉强通过了。
“你刚才说,给哀家带了些小玩意儿?”太后问道。
程尚尚赶紧示意春桃将茉莉花和“故事集”呈上来。
“回太后娘娘,这是臣妾亲手侍弄的一盆茉莉花,开得还算雅致,希望能博太后娘娘一笑。另外,这是臣妾闲暇时,胡乱写的一些民间趣闻轶事,不成敬意,还望太后娘娘不要嫌弃。”
太后先是看了一眼那盆茉莉花,只见花朵洁白,香气清幽,确实雅致可爱。
她点了点头,说道:“这茉莉倒是不错,哀家喜欢。”
然后,她的目光,落在了那个素色封面的“故事集”上。
她伸手拿起那本“故事集”,随意地翻看了几页。
程尚尚的心,又提了起来。她不知道,自己那些“现代改编版”的故事,能不能入得了太后的法眼。
太后看得不快,但似乎看得还算认真。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合上书,脸上露出一丝饶有兴味的表情:“这些故事倒也有些意思。”
程尚尚闻言,心中大喜!有戏!
“只是哀家看这字迹,似乎有些稚嫩?”太后突然说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
程尚尚的脸,微微一红。她知道,自己的毛笔字,确实不怎么样,跟古代那些从小练字的人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学生水平。
“回太后娘娘,”程尚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臣妾臣妾自幼顽劣,不喜笔墨,这字确实是拿不出手,让太后娘娘见笑了。”
太后听了,却并没有生气,反而淡淡一笑:“无妨。女子无才便是德,字写得好不好,倒也不是什么要紧事。重要的是,这份心意。”
程尚尚赶紧说道:“太后娘娘谬赞了。臣妾只是想着,太后娘娘平日里或许会觉得烦闷,这些小故事,或许能给太后娘娘解解闷。”
太后点了点头,说道:“你有心了。这些故事,哀家先收下了。改日得闲,再慢慢细看。”
她将那本“故事集”,放在了手边的案几上。
内殿之中,檀香袅袅,气氛在太后一句“你有心了”之后,似乎松弛了不少。程尚尚暗自庆幸,自己这两样“法宝”——亲手侍弄的茉莉花和那本凝聚了现代智慧与古代背景的“故事集”,总算是入了这位深宫老太太的法眼。
太后将那本略显简陋的“故事集”放在手边的海棠花梨小几上,又端起茶盏,轻轻拨弄着浮叶,眼神却不着痕迹地掠过程尚尚那张努力保持着恭敬与恬淡的脸。
“尚妃啊,”太后放下茶盏,声音平缓,“哀家听闻,你那个昭华殿,如今倒是被你拾掇得有些看头了?还种了不少花草?”
程尚尚心中一动,知道这是太后在继续“摸底”,也是给她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她赶紧起身,微微欠身道:“回太后娘娘,臣妾那昭华殿,原先有些荒芜,臣妾想着,闲着也是闲着,便带着宫人们将院子略微整理了一番。不过是些寻常花草,不成气候,倒是让太后娘娘见笑了。臣妾也是想着,让钰儿多亲近些自然,对孩子身心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