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是昭华殿的宫人去各处当值或者采买时,身上佩戴的一些用边角料制作的小饰品,比如用细绳串起来的彩色小石子手链,或者用碎布头缝的小巧香包,引起了其他宫人的注意。那些东西虽然不值钱,但胜在别致可爱,是外面见不到的新鲜款式。
很快,便有相熟的宫女太监悄悄向小安子和小竹子打听,这些小玩意儿是哪里来的。当得知是程娘娘亲手设计、尚工局协助制作,并且昭华殿里还有更多更好看、更好玩的“宝贝”时,好奇心便一发不可收拾。
一些胆子大点的小宫女,会趁着送东西或者传话的间隙,偷偷往昭华殿的院子里瞄上几眼。当看到宸·小宝坐在地上,用那些花花绿绿的积木搭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城堡”和“小火车”时,无不露出羡慕的眼神。还有些负责洒扫的小太监,在清扫昭华殿附近时,会特意放慢脚步,想看看殿内那些传说中用“破烂”做成的精美摆设。
渐渐地,关于程娘娘“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传闻,便在宫中底层悄然流传开来。有人说程娘娘得到了仙人指点,能把垃圾变成宝贝;有人说程娘娘其实是鲁班再世,随手就能做出精巧的机关玩具;更有人说,昭华殿如今就像个藏宝洞,里面全是外面见不到的奇珍异宝。
这些传闻,自然也一字不落地传到了后宫各处主位娘娘的耳朵里。反应也是各不相同。
有些一向与世无争、或者地位不高、或者本身就对这些“小道消息”不感兴趣的妃嫔,听了也就听了,并未放在心上。
有些心思活络、喜欢新鲜事物的,比如年纪较轻的几位婕妤、美人,倒是生出了几分好奇。她们也听说了尚工局最近在捣鼓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据说创意就来自那位曾经的“废妃”程尚尚。她们私下里也在议论,这位程娘娘是不是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竟然能让一向刻板守旧的尚工局都对她另眼相看。
而那些一向自视甚高、或者与程尚尚素有嫌隙的妃嫔,比如那位以“才女”自居、平日里最爱吟风弄月、对程尚尚这种“粗鄙”之人向来看不上眼的淑妃娘娘,听了这些传闻,鼻子都快气歪了。
“哼!什么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依本宫看,不过是些哗众取宠的歪门邪道罢了!”彼时,淑妃正坐在她那布置得风雅无比的漱玉轩里,手里拿着一卷诗集,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她身边的掌事宫女玉簪正在给她轻轻捶着腿。
“一个被打入过冷宫的废妃,能有什么真本事?无非是运气好,捡了些别人不要的破烂,胡乱拼凑起来,哄骗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奴才罢了!”淑妃柳眉倒竖,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和鄙夷,“还什么尚工局都对她另眼相看,我看那王监造也是老糊涂了,被她几句花言巧语就蒙蔽了双眼!”
玉簪低眉顺眼地附和道:“娘娘说的是。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哪里比得上娘娘您的诗词书画,清雅脱俗,那才是真正的阳春白雪呢!”
“就是!”淑妃重重地将诗集摔在小几上,“本宫倒要看看,她能得意到几时!一个靠摆弄些破铜烂铁博出位的女人,终究是小家子气,上不了大雅之堂!”她越想越气,觉得程尚尚这种行为,简直是在拉低整个后宫的品味和格调。
类似的议论,也在其他几个平日里以“高雅”、“有品位”自居的妃嫔宫中上演着。她们有的酸溜溜地说程尚尚是“走了狗屎运”,有的则冷笑着说“等着看她什么时候玩脱了”,还有的则暗暗盘算着,要找个机会,好好“敲打敲打”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程尚尚,让她明白,后宫的“潮流”,可不是她一个废妃能引领的。
程尚尚对这些暗流涌动自然是毫不知情,就算知道了,估计也只会耸耸肩,说一句:“羡慕嫉妒恨呗,有本事你们也捡垃圾变个宝我看看?”
她此刻正忙着应付另一件“大事”——一年一度的宫中乞巧节,以及随之而来的“赛巧会”。
这日,皇后宫里的掌事嬷嬷亲自带着两个小太监,将一份制作精美的请柬和一堆呃,在程尚尚看来确实是“官方指定废弃材料”的东西,送到了昭华殿。
“程娘娘,这是今年乞巧节赛巧会的请柬,还请娘娘过目。”掌事嬷嬷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语气却还算客气。毕竟,如今的程尚尚,可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拿捏的冷宫废妃了。连皇上都对她另眼相看,尚工局也把她当成了座上宾,她们这些做奴才的,自然不敢怠慢。
“有劳嬷嬷了。”程尚尚接过请柬,入手微沉,封面用的是上好的描金彩纸,上面用娟秀的小楷写着“赛巧雅集”四个字。
她打开请柬,里面除了邀请她参加赛巧会之外,还特别提到了皇后娘娘的懿旨:“为倡勤俭之风,励创新之举,今岁赛巧,尤重奇思。各宫可就地取材,以寻常之物,成精巧之品,不拘一格,唯新是尚”
程尚尚挑了挑眉,哟呵,这皇后娘娘还挺与时俱进的嘛!“不拘一格,唯新是尚”,这不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口号吗?
再看那嬷嬷示意小太监呈上来的“官方指定材料”,程尚尚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那是一个不算太大的竹筐,里面装着一些嗯,确实很“寻常”的东西。有几段颜色发暗、看着就像是被人啃剩下的甘蔗渣;一小捆乱七八糟、长短不一的各色丝线头;几片边缘破损、图案都快磨没了的旧瓦片;还有一些干枯的落叶、几根鸟毛、以及一小堆不知道是什么木头削下来的刨花程尚尚:“”
这是认真的吗?让她用这些东西去“赛巧”?这难度系数,是不是有点太高了?这哪里是“就地取材”,这分明是“废物极限挑战”啊!
她抬头看向那位掌事嬷嬷,试图从她脸上看出点什么端倪。但嬷嬷依旧是那副标准的微笑,仿佛送来的是什么稀世珍宝。
“嬷嬷,这些材料是皇后娘娘特意为本宫挑选的?”程尚尚试探着问道。
嬷嬷笑道:“回程娘娘,皇后娘娘说了,各宫所用材料,皆由内务府统一从宫中各处废弃之物中挑选调配,力求公平。娘娘您素有‘变废为宝’的巧思,想必这些材料在您手中,定能化腐朽为神奇,大放异彩。”
程尚尚听明白了。合着这是给她下了个“战书”啊!明知道她擅长这个,就故意给她一堆真正的“垃圾”,看她怎么收场。如果她做不出来,或者做得不好,那之前那些关于她“点石成金”的传闻,自然就不攻自破了。如果她做得好,那那也正好印证了皇后娘娘“慧眼识珠”,倡导“创新”的英明。
横竖皇后娘娘都不亏。
“本宫明白了。”程尚尚收起请柬,对着那筐“垃圾”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请嬷嬷转告皇后娘娘,本宫定不负娘娘厚望,必将竭尽巧思,为赛巧会增添几分新意。”
想看我出糗?还是想借我的手给你们的“创新赛巧会”当个活招牌?行啊,本姑娘就陪你们玩玩!
送走了皇后宫里的人,小安子和小竹子围着那筐“挑战书”啧啧称奇。
“娘娘,这这也太难为人了吧?”小安子捏起一截甘蔗渣,愁眉苦脸地道,“这些东西,能做出什么来啊?奴才看,连引火都嫌弃呢。”
小竹子也拿起几根鸟毛,叹了口气:“是啊,娘娘,皇后娘娘这不是明摆着给您出难题嘛!那些平日里只会绣花描凤的娘娘们,肯定拿到的是好料子!”
程尚尚却不以为意,她反而觉得有点兴奋。有挑战才有意思嘛!不就是点破烂吗?她程尚尚是谁?现代居家保姆界的“废物利用大师”!这点小场面,还能难倒她?
她用一根小树枝在那筐材料里拨拉着,脑子里已经开始飞速运转起来。
甘蔗渣,纤维粗糙,但有一定的韧性,染色后说不定能编织点什么。丝线头,颜色杂乱,但可以分拣出来,重新利用。旧瓦片,虽然破损,但质地坚硬,可以打磨塑形。落叶、鸟毛、刨花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在有心人眼里,可都是宝贝!
“小安子,小竹子,”程尚尚眼中闪着光,“别愁眉苦脸的了。这筐‘宝贝’,可够咱们玩几天的了。去,把我之前收集的那些碎布头、小珠子、还有做手工的工具都拿出来。本宫要好好琢磨琢磨,怎么给那些等着看好戏的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接下来的几日,昭华殿再次进入了“闭关创作”模式。
程尚尚将那筐“官方指定材料”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一遍,然后又翻出了自己平日里积攒下来的各种“宝贝”——有颜色鲜艳的碎布头,有大小不一的彩色珠子,有各种形状的贝壳和小石子,还有一些她用废弃竹子和木头自制的简易工具。
她时而对着一堆甘蔗渣凝神思索,时而拿着几片旧瓦片比比划划,时而又将那些乱七八糟的丝线头细细分拣。宸·小宝也好奇地凑在旁边,学着她的样子,用小手拨弄着那些材料,时不时还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建议”。
“母妃,这个亮晶晶的线头,可以给小鸟做尾巴吗?”
“母妃,这个瓦片硬硬的,能不能敲出声音来呀?”
程尚尚耐心地听着儿子的童言童语,有些看似不经意的想法,反而给了她不少灵感。
与此同时,关于昭华殿程娘娘要用一筐“垃圾”参加赛巧会的消息,也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后宫。
这下,那些原本就对程尚尚心存不满的妃嫔们,更是找到了嘲笑的由头。
“听说了吗?皇后娘娘给程尚尚送去了一筐真正的‘废品’,让她参加赛巧会呢!哈哈哈,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可不是嘛!她不是号称能‘点石成金’吗?我倒要看看,她能把那些甘蔗渣、旧瓦片变成什么金疙瘩!”
“依我看啊,她这次肯定要栽个大跟头!到时候,看她还有什么脸面在宫里招摇!”
淑妃更是幸灾乐祸,特意打发了玉簪去昭华殿附近“打探军情”。玉簪回来后,添油加醋地描述了程尚尚对着一堆“垃圾”愁眉不展、束手无策的“惨状”,淑妃听了,心情那叫一个舒畅,当晚都多用了半碗燕窝。
她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着,在赛巧会那天,要如何“优雅”地欣赏程尚尚的“杰作”,再如何“不经意”地给出几句“中肯”的点评,让她彻底颜面扫地。
就在这各种议论和猜测声中,王监造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亲自挑选了几样尚工局根据程尚尚的巧思制作出来的精品,在一次小朝会后,借着汇报工作的机会,呈献给了皇帝宸默。
养心殿内,宸默看着面前摆放的几样物品,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一个是用各色碎琉璃镶嵌而成的莲花状烛台,烛火点燃时,光影摇曳,美轮美奂。一个是结构精巧的鲁班锁,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还有一个是用打磨光滑的乌木和几颗圆润的白色卵石组合而成的小型桌面摆件,简约而不失雅致,透着一股宁静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