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黑暗交锋

第33章:童年废墟中的铁盒

黑暗交锋 果冻 2025-04-20 22:21
淦商商戴上手套,开始翻找有用的线索。在一个抽屉里,她发现了一本员工登记册。翻到最后几页,她的手指突然停住了。
“苏俊,你看这个。”
登记册的最后一页,赫然写着“林小雨”的名字,登记时间是三年前的六月,正是她回国后不久。但奇怪的是,联系方式一栏是空白的。
她在这里工作过,苏俊皱眉,“但为什么没留联系方式?”
淦商商继续翻找,在另一个抽屉里发现了一叠工资单。她快速浏览着,突然抽出一张:“找到了!”
工资单上显示,林小雨确实在这里领过工资,每月两千,正是她银行流水上的那笔入账。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工资单上的一个手写地址:城西区明德巷17号402室。
走!淦商商收起证据,快步向外走去。
明德巷是城西最老旧的片区之一,狭窄的巷子里电线交错,晾衣绳横七竖八地拉在空中。17号是一栋红砖老楼,墙皮剥落,楼道里堆满了杂物。
上到四楼,402的门上贴着已经褪色的春联。淦商商敲了敲门,没有回应。她又用力敲了几下,依然寂静无声。
我问问邻居。苏俊说着,走向对面的401。
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听说他们找林小雨,脸上露出警惕的神色:“你们是她什么人?”
淦商商亮出警官证:“警察,有些情况需要向她了解。”
妇女的表情放松了些:“林小姐啊,她早搬走了,得有两年了吧。”
“您知道她搬去哪儿了吗?”
不清楚,妇女摇头,“她平时很少出门,也不跟人来往。搬走那天是半夜,我听见动静从猫眼看了一眼,好像有人来接她。”
淦商商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您看到是什么人了吗?”
没看清,就记得是辆黑色轿车。妇女回忆道,“对了,她搬走前一周,有个男的经常来找她,两人好像在吵架。”
“您记得那个男的长什么样吗?”
挺高的,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妇女想了想,“哦对了,他左手腕上有个纹身,好像是条蛇。”
淦商商和苏俊同时一震——李振东的侄子李成左手腕上就有一条蛇形纹身,这是他们之前调查时掌握的信息。
谢过邻居,两人回到402门前。淦商商检查了一下门锁,是普通的老式锁芯。她从包里掏出工具,几下就打开了门。
屋内出乎意料地整洁,虽然积了厚厚一层灰,但所有物品都摆放有序,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离开。淦商商环顾四周,发现书桌上放着一个相框,里面是林小雨和一个中年男子的合影——正是已经死去的林正华。
她没带走这个。苏俊轻声说。
淦商商点点头,开始仔细搜查。在卧室的床头柜抽屉里,她发现了一本日记本。翻开第一页,日期是三年前的五月二十日,正是林小雨回国后的第三天。
爸出事了,日记上写道,“他说如果三天内联系不上他,就让我立刻离开这里。但我不能走,我一定要弄清楚是谁害了他。”
淦商商快速翻阅着日记,里面的内容断断续续,但拼凑出了一个令人心惊的故事:林小雨回国后发现父亲卷入了一场巨大的贪污案,而关键证据就在一个账本里。她潜伏在“晨曦教育”就是为了接近李成,试图找到账本的下落。
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李成发现了我的身份,他说账本根本不在他那里,而是在’老地方’。他在说谎,我必须…”
文字在这里戛然而止。
看来林小雨最后发现了什么。苏俊沉声道。
淦商商合上日记本,目光落在床底的一个小箱子上。她拖出来打开,里面是一些杂物,最下面压着一个U盘。
带回去看看。她将U盘装进证物袋。
正准备离开时,苏俊突然拉住她:“等等,你看这个。”他指着墙上的一幅画,那是一幅普通的风景画,但角落里用铅笔写着一串数字:742816。
像是密码。淦商商拍下照片。
离开林小雨的住处,两人决定分头行动。苏俊去查李成的下落,淦商商则回局里查看U盘的内容。
回到办公室,淦商商立刻将U盘插入电脑。里面只有一个加密文件夹,需要密码才能打开。她试着输入那串数字742816,屏幕闪动了一下,文件夹打开了。
里面是几段录音文件和一份电子文档。淦商商点开第一段录音,一个男声响起,听起来是李成:
“账本不在我这儿,你找错人了…我叔叔死前把它交给了赵东海…对,就是海天集团的赵东海…你要找就去…”
录音到这里突然中断,背景里似乎有打斗声。淦商商立刻点开第二段录音,这次是一个女声,应该是林小雨:
“爸说的没错,账本里不只有贪污的证据,还有…我必须把它交给能信任的人…”
第三段录音只有短短几秒,背景嘈杂,林小雨的声音急促而紧张:“他们在找我,如果…如果我出事了,账本在…”
录音再次中断。淦商商点开那份电子文档,发现是一份名单,上面列着十几个名字和职务,大部分都是政府官员和国企高管,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金额和日期。而在文档最下方,用红色字体写着一行字:
“证据在童年记忆最深处。”
淦商商盯着这行字,突然想起林小雨日记中提到的一个细节——她小时候经常和父亲去城郊的一个废弃工厂玩耍。
她立刻拨通苏俊的电话:“我知道账本在哪了。”
淦商商挂断电话,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目光再次落在那份电子文档上。
“证据在童年记忆最深处。”
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撬开了她脑海中的某个角落。林小雨的日记里提到过,她小时候经常和父亲去城郊的一座废弃工厂玩耍。那里曾是林正华年轻时工作过的地方,后来因城市规划被废弃,但林小雨在日记里写道,那里藏着她最珍贵的回忆。
淦商商抓起外套,快步走出办公室。走廊的灯光有些昏暗,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脚步声在空荡的楼道里回荡。
——“如果账本真的在那里……”
她心里盘算着,脚步加快。
——“那林小雨的死,就绝不是意外。”
城郊,废弃工厂。
夜色如墨,冷风卷着落叶在空旷的厂区里打转。淦商商站在锈迹斑斑的铁门前,抬头望着这座早已荒废的建筑。
工厂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阴森,破碎的玻璃窗像是无数双空洞的眼睛,冷冷地注视着闯入者。
“你确定是这里?”苏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握着一支强光手电,光束扫过斑驳的墙面。
“林小雨的日记里提到过,她小时候经常来这里。”淦商商推开铁门,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她父亲林正华曾经是这里的工程师,后来工厂倒闭,但林小雨偶尔还会回来。”
苏俊皱了皱眉:“一个废弃工厂,能藏什么账本?”
“不是藏,是‘记’。”淦商商迈步走进厂房,灰尘在空气中浮动,手电的光束照出地面上凌乱的脚印,“林小雨很聪明,她不会把账本直接带在身上,但她可能会留下线索。”
厂房内部比想象中还要破败,巨大的机械残骸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墙壁上还残留着褪色的生产标语。淦商商的目光扫过每一个角落,忽然停在了角落里的一台老式车床旁。
那里有一块松动的地砖。
她蹲下身,手指轻轻敲了敲砖面,声音有些空洞。
“有东西。”她抬头看向苏俊。
苏俊立刻走过来,两人合力撬开地砖,下面露出一个生锈的铁盒。
淦商商屏住呼吸,缓缓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用钢笔写着“林小雨·记忆”。
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名字映入眼帘,每一笔交易都标注了时间、金额和经手人。
“这就是账本。”淦商商低声说道。
苏俊快速翻了几页,脸色逐渐凝重:“这些人……全是高层。”
淦商商合上笔记本,眼神冷了下来:“林小雨就是因为这个死的。”
回程的车上,淦商商拨通了赵东海的电话。
“账本找到了。”她简短地说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赵东海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你们现在在哪?”
“回市局的路上。”
“别直接回去。”赵东海的声音突然压低,“有人盯上你们了。”
淦商商心头一紧,下意识看向后视镜——一辆黑色轿车正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甩掉他们。”她挂断电话,对苏俊说道。
苏俊猛打方向盘,车子骤然加速,轮胎在柏油路上摩擦出刺耳的声响。黑色轿车紧随其后,两辆车在夜色中展开追逐。
淦商商握紧手中的账本,心跳如擂鼓。
——“林小雨,你到底还知道多少?”
夜色如墨,车轮碾过湿漉漉的柏油路面,溅起细碎的水花。
淦商商攥紧手中的账本,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后视镜里,那辆黑色轿车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如同蛰伏在暗处的野兽,耐心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
甩不掉。苏俊的声音紧绷,方向盘在他手中灵活转动,车子在空荡的街道上划出一道急转的弧线,“对方是专业的。”
淦商商迅速翻动账本,纸张在车内昏黄的顶灯下泛着微黄。她的目光快速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代号,突然停在某一页——那里用红笔圈出了一个地址:“青松巷17号”。
去这里。她将账本转向苏俊,指尖点在那个地址上,“林小雨特意标记过。”
苏俊瞥了一眼,眉头微皱:“老城区?那边监控少,巷道复杂。”
正适合甩掉尾巴。淦商商合上账本,将它塞进座椅下方的暗格,“而且,我怀疑那里有更多线索。”
引擎轰鸣,车速再次提升。黑色轿车似乎察觉到他们的意图,突然加速逼近,车头几乎贴上他们的车尾。刺目的远光灯从后方直射而来,照得后视镜一片惨白。
坐稳了!苏俊猛打方向盘,车子一个急刹转入岔路。轮胎摩擦地面发出尖锐的嘶鸣,惯性让淦商商的肩膀重重撞上车门。
黑色轿车反应极快,几乎同时漂移入弯。两辆车在狭窄的巷道中穿梭,后视镜擦过墙壁迸溅出零星火花。
前面左转!淦商商盯着手机导航,声音急促,“巷子尽头有个废弃的菜市场,穿过去就是青松巷!”
车子一个甩尾冲进左侧巷道,颠簸着碾过坑洼的路面。黑色轿车紧随其后,却在即将追上时突然急刹——一辆横在路中央的垃圾车挡住了去路。
赵东海安排的?苏俊透过后窗看到那辆黑色轿车被迫停下,几个黑衣人愤怒地推门而出。
他比我们想象的更了解这些人的行动模式。淦商商收回视线,心跳仍未平复,“但我不确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青松巷17号是一栋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式公寓,斑驳的外墙上爬满枯萎的爬山虎。楼道里的感应灯早已损坏,只有远处路灯的微光隐约勾勒出阶梯的轮廓。
淦商商踏上三楼,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一股陈旧的灰尘气息扑面而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