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俊的目光沉了下来:“火灾不是意外,是人为。”
林小雨站在一旁,脸色苍白,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淦商商注意到她的不安,放缓语气:“小雨,你还知道什么?任何细节都可以。”
林小雨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爸爸……曾经提到过一个名字,叫‘老吴’。”
“老吴?”
“他说老吴是化工厂的仓库管理员,火灾那天,他本来应该值班,但突然请假了。”
淦商商和苏俊对视一眼——这个“老吴”,很可能是关键证人。
“能找到他吗?”苏俊问。
淦商商迅速搜索化工厂的员工档案,但二十年前的记录并不完整,老吴的全名无法确认。她皱了皱眉:“时间太久,线索太少。”
“不一定。”苏俊突然说道,“如果老吴还活着,他一定知道些什么。”
淦商商思索片刻,突然想到什么,转头看向林小雨:“小雨,你爸爸的笔记本里,有没有提到过老吴的住址或者其他信息?”
林小雨摇头,但很快又像是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这个……算吗?”
照片上是化工厂的集体照,背景是厂区大门,几十名工人站成三排,前排中央坐着厂长和周永年。林小雨指着最后一排角落里的一个男人:“爸爸说,他就是老吴。”
淦商商接过照片,仔细端详——男人约五十岁,身材瘦削,穿着工装,表情有些拘谨。她迅速用手机拍下照片,发给技术科:“查一下这个人的身份。”
等待回复的间隙,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林小雨坐在椅子上,双手捧着一次性纸杯,热水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表情。
苏俊靠在桌边,目光扫过淦商商的电脑屏幕:“如果老吴是关键证人,周永年不会让他活到现在。”
淦商商明白他的意思——二十年过去,老吴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但这是他们唯一的线索。
几分钟后,技术科回了消息——照片中的男人名叫吴志强,化工厂仓库管理员,火灾后辞职,现居住于城东老旧的职工小区。
淦商商立刻站起身:“去找他。”
苏俊点头,两人迅速收拾东西。林小雨见状,也站了起来:“我也去。”
淦商商犹豫了一下,但看到她倔强的眼神,最终点头:“跟紧我们。”
三人驱车前往城东,夜色渐深,街道上的行人稀少。职工小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楼体斑驳,路灯昏暗。按照地址,他们找到了吴志强住的单元楼,楼道里堆满杂物,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
淦商商走在最前面,苏俊护在林小雨身侧。到了四楼,她停下脚步,轻轻敲了敲锈迹斑斑的铁门。
没有回应。
她又敲了敲,依旧寂静。
苏俊皱眉,侧耳贴在门上听了听,突然脸色一变:“有血腥味。”
淦商商心头一紧,立刻掏出手枪,示意林小雨退后。苏俊一脚踹开门,屋内一片漆黑,只有月光从窗帘的缝隙中透进来,照出地板上的一滩暗色液体——
是血。
淦商商迅速打开灯,眼前的场景让她的呼吸一滞——
吴志强倒在客厅中央,胸口插着一把匕首,鲜血已经凝固。他的眼睛大睁着,仿佛死前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林小雨捂住嘴,后退了一步。
淦商商蹲下身,检查尸体:“死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
苏俊环顾四周,目光落在茶几上的一张纸条上——上面用潦草的字迹写着一行字:
“17号仓库,东西还在。”
淦商商拿起纸条,指尖微微发凉。
有人赶在他们之前杀了吴志强,却故意留下线索……
这是陷阱,还是挑衅?
淦商商盯着那张染血的纸条,指尖微微发紧。
吴志强的尸体还躺在客厅中央,血腥味在闷热的空气中凝滞不散。林小雨站在门口,脸色苍白,手指死死攥着背包带,指节泛白。
“有人知道我们会来找他。”苏俊的声音很低,目光扫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比我们快了一步。”
淦商商将纸条折好,塞进证物袋:“六小时前……那时候我们刚查到周永年和仓库的关系。”
“内鬼?”苏俊皱眉。
淦商商没回答,但眼神已经冷了下来。她蹲下身,仔细检查吴志强的尸体——匕首直插心脏,一刀毙命,手法干净利落,像是职业杀手所为。他的右手紧握成拳,指缝里似乎夹着什么东西。
她掰开他的手指,一枚小小的金属钥匙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钥匙?”苏俊弯腰捡起,借着灯光仔细查看——钥匙很旧,表面有些氧化,但齿纹清晰,像是某种老式锁具的专用钥匙。
“可能是仓库的。”淦商商站起身,环顾四周,“找找看有没有其他线索。”
两人分头搜查,林小雨站在一旁,目光落在茶几下的一个铁盒上。她犹豫了一下,蹲下身将铁盒拖出来,打开——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照片和一本破旧的笔记本。
“商商姐……”她轻声喊道。
淦商商走过来,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就写着“1998年化工厂事故记录”,字迹工整,但越往后越潦草,像是记录者情绪逐渐失控。她快速浏览,发现其中几页被撕掉了,残留的纸页上隐约能看到“周永年”、“原料调包”、“火灾掩盖”等关键词。
“吴志强知道真相。”她合上笔记本,声音低沉,“但他没敢说出来。”
苏俊从卧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部老式手机:“通讯记录里最后一个电话是未知号码,打进来的时间是昨晚十点。”
“查不到?”
“号码是虚拟号,已经注销了。”
淦商商将笔记本和照片装进证物袋,深吸一口气:“先去仓库。”
——
夜色更深了。
临江码头17号仓库位于旧货运区的最北侧,四周杂草丛生,围墙上的铁丝网锈迹斑斑,铁门紧闭,门锁上挂着一把崭新的铜锁,显然近期有人来过。
淦商商将车停在隐蔽处,熄火后,三人借着夜色的掩护靠近仓库。林小雨跟在后面,呼吸有些急促,但眼神坚定。
“钥匙给我。”淦商商伸手,苏俊将钥匙递给她。
她试了试,钥匙插不进铜锁——显然不是同一把。
“不是这个门。”苏俊低声道,“找找有没有其他入口。”
三人沿着围墙摸索,终于在仓库侧面发现了一扇隐蔽的小门,门锁老旧,钥匙插进去,轻轻一转——咔嗒一声,锁开了。
淦商商推开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仓库内一片漆黑,只有几束月光从高处的通风窗斜射进来,照亮漂浮的尘埃。
她打开手电筒,光束扫过堆积的货箱和杂物,仓库内部比想象中要大,货架排列整齐,但大部分已经空了,只有角落里堆着几个盖着防尘布的箱子。
“分头找。”她低声说道,“小心点。”
苏俊点头,朝左侧货架走去,林小雨则跟在淦商商身后,两人检查右侧的箱子。
淦商商掀开防尘布,发现箱子里装的是旧文件和一些机械零件,翻找片刻后,她在最底层的箱子里摸到一个硬物——是一个铁盒,上着锁。
“苏俊。”她喊了一声。
苏俊快步走过来,看到铁盒后,从口袋里掏出吴志强的钥匙,试了试——这次,钥匙完美匹配。
铁盒打开,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纸张,最上面是一份合同复印件,标题赫然写着“海天集团股权转让协议”,签署日期是1998年10月——化工厂火灾发生后的第三天。
“周永年用火灾掩盖股权交易……”淦商商快速浏览合同内容,脸色越来越沉,“他低价收购了化工厂的股份,而火灾后,所有责任都被推给了厂方。”
苏俊翻到合同最后一页,签名处除了周永年,还有一个陌生的名字——“郑国明”。
“郑国明是谁?”
淦商商思索片刻,突然想起什么,从证物袋里抽出吴志强的笔记本,快速翻到某一页——上面写着:“郑工反对调包原料,第二天就失踪了。”
“郑国明是化工厂的技术主管。”她声音发紧,“他反对周永年的计划,所以被灭口了。”
林小雨站在一旁,突然开口:“那……我爸爸查到的证据,就是这些?”
“不止。”淦商商继续翻找铁盒,在最底层发现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年轻的周永年和几个男人站在化工厂前,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笑。
而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证据在码头3号沉箱。”
“沉箱?”苏俊皱眉,“什么意思?”
淦商商盯着照片,突然明白了什么:“化工厂当年有一批废料是通过沉箱处理的——他们把东西沉进了江底!”
就在这时,仓库外突然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紧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
“有人来了。”苏俊脸色一变。
淦商商迅速将照片和合同塞进怀里,关掉手电筒:“后门!”
三人贴着货架快速移动,但脚步声已经逼近门口,手电筒的光束从门缝中扫了进来。
“分头走。”淦商商压低声音,“苏俊,你带小雨从后门出去,我引开他们。”
“不行!”苏俊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太危险。”
“没时间争了!”她甩开他的手,眼神坚决,“证据更重要。”
苏俊咬牙,最终点头,拉着林小雨朝后门跑去。
淦商商深吸一口气,从货架另一侧绕出,故意踢倒一个空箱子——
“在那边!”外面的人立刻喊道。
她转身就跑,脚步声和喊叫声在空旷的仓库里回荡。手电筒的光束追着她,她灵活地穿梭在货架之间,突然一个急转弯,躲进了一堆废弃的机械后面。
呼吸急促,她屏住气,听着追兵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分头找!”一个粗犷的男声吼道,“老板说了,东西必须拿到!”
淦商商悄悄探头,看到三个黑衣男人分散搜索,其中一人正朝她的方向走来。
她摸向腰间的手枪,但下一秒,仓库后门方向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砰!”
是枪声。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淦商商趁机从藏身处冲出,朝反方向的侧门狂奔。
“抓住她!”身后有人大喊。
她撞开侧门,冷风扑面而来,码头边的江水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追兵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她毫不犹豫地翻过护栏,跳进了江水中。
冰冷的江水瞬间淹没头顶,她奋力游向码头下方的阴影处,抓住一根锈蚀的铁梯,屏住呼吸。
追兵跑到岸边,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江面。
“妈的,跳江了!”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淦商商贴着铁梯,一动不动。直到脚步声渐渐远去,她才缓缓浮出水面,大口喘息。
码头3号沉箱……
她必须找到它。
江水刺骨,淦商商的手指死死扣住铁梯,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岸上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手电筒的光束在码头的水泥地面上来回扫动,最终消失在仓库方向。
她缓缓吐出一口气,水面上浮起细小的气泡。夜风掠过湿透的衣襟,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但她顾不上发抖,脑海里全是那张照片背面的字——“证据在码头3号沉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