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李墨放她出来,原来今日是他的生辰,他吩咐了秦嬷嬷带她到正妃住的倚凤院梳妆打扮之后就离开了。
秦嬷嬷一路无话的引着伊秋游廊穿巷来到到王妃住的内院。倚凤院内繁花似锦,假山果木与亭台楼阁相互成趣,气派而又雅致,只将伊秋看花了眼,心中暗赞,这王妃住的院子果然不同凡响。李墨让她搬进倚凤院,是不是意味着他承认她了?
远远就看见一个十五,六岁的俏丽丫头,泪流满面,神情激动的站在卧房门口,一见到她马上就扑了过来跪倒在她面前:“小姐,奴婢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伊秋忙将她扶起,她还真不习惯被别人跪,看样子这个女孩应该是她的陪嫁丫鬟。
“王妃,以下的事雪儿丫头会为你打理,奴婢就先下去了。”
“谢谢秦嬷嬷。”虽然不知道这次李墨放她出来有没有秦嬷嬷的功劳,但礼多人不怪。
秦嬷嬷是个话不多的人,只是朝伊秋点点头就走了。
伊秋回头对仍然拉着她抽抽搭搭的少女道:“雪儿,跟我进屋,我有话问你。”不由分说的拉着雪儿的手走进卧房,又万分谨慎小心的关好门窗,道:“雪儿,不妨老实告诉你,三个月前我醒来后就忘记了很多事,关于我的事情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雪儿先是愕然的愣了一下,便一五一十的娓娓道来。
青龙国皇帝李元有九个儿子,皇帝后宫有七个妃子却独宠皇后,因皇后多年不育,皇帝就将明妃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李俊过继给她,谁知过继没多久皇后便怀了龙种,就是李墨。
李墨最幼,却并不得皇上喜爱,据说是因为皇后在生他时难产而死,被视为不祥之人。玉璎的父亲玉清扬,当朝丞相,一时风头无二的一品大员,或许是因为皇后当年对他有提携之恩,唯有他一直都很拥护李墨。
玉璎,玉丞相的独生女,因为玉清扬的关系有幸与皇子们一起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玉璎出落得落鱼沉燕,闭月羞花,好几个皇子都对她动了心,可玉璎却偏偏对冷冷清清的九皇子轩王李墨动了情。在玉璎明里暗里表白后,李墨依然故我的对她冷漠,玉璎大受打击,后来就移情别恋爱上了英俊多情,对她施予温情,处处关怀备至的七皇子湘王李俊,并发誓非他不嫁。
玉丞相与湘王向来不和,自然不同意,强迫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九皇子李墨。
好纠结,好复杂的关系,这就是伊秋听完故事的总结。
雪儿伺候伊秋穿好李墨派人送来的衣服,那是一件白色的束裙搭着一件雪色的窄袖绸衫,料子也不是极好的,伊秋一看心中已明白。
“小姐,王爷的生辰,王妃不是应该穿大红以示喜庆吉祥吗?可王爷为什么送来这样的裙褂?”
伊秋无奈的一笑:“时辰快到了,我们也快点”
“小姐要梳什么头?”
“素一点,简单一点的。”既然李墨不想她隆重,那就如他所愿。
伊秋看着镜中的自己,精致却不显累赘的云朵髻,发上碧玉簪花将她欺霜盗雪的容颜显得更是如神似画。原来这就是她的长相么?她以为前世那副皮囊已经够美了,而这副皮囊说它倾城倾国,祸国殃民一点不为过。
不过,伊秋对于这个意外没有半点惊喜,上世她顶着美貌活了二十五年,还不是孤独了一生?玉樱顶着她这副绝色皮囊十六年,最后还不是早早的死在李墨的手上。
打扮完毕,不久就来了一名婢女来为她们引路。出了倚凤院就是前院,前院除了一些表情严肃,中规中矩笔挺而立的侍卫就不见什么人影。想来也是,王府这般大,王爷生辰邀请的定然是王孙贵族,有资格参加寿宴的宾客顶多也就是百来个人。
婢女带着她们左右穿走,经过两个庭院三条长廊伊秋才渐渐听到了人语声和隐约的古乐声。每个院落的路径两旁都设有一排一人高的火把,而长廊顶部两侧均挂着一排画着花鸟山水的灯笼,夜色中的星星灯火成为王府内一道亮丽风景。伊秋沿路观赏着灯火,闻着夜风里的花香,心情愉悦起来。
快要走到长廊尽头时就见前面花影深处一座两层高的阁楼,整个阁楼灯火辉煌。楼上牌匾上的三个烫金大字‘御宴楼’在大红灯笼的映照下显得特别醒目耀眼,看来轩王的生辰夜宴就摆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