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悦音心中冷笑,面上却装作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继续按照计划上前劝阻南耀帝。她言辞恳切,句句忠言,然而每一句话却都巧妙地触碰到了南耀帝的痛处,让他更加怒火中烧
“陛下,您如此行事,恐怕会失了民心啊。”南悦音故意叹息道,“难民们已经怨声载道,若是再不收敛,只怕会酿成大祸。”
南耀帝闻言,果然怒不可遏。他猛地一拍龙椅,指着南悦音怒吼道:“你竟敢如此忤逆朕!来人,将她给朕拖出去重罚!”
就在此时,楚昱辰挺身而出,他神色平静地走到南耀帝面前,深深一礼后开口道:“陛下息怒。悦音虽然言辞直了些,但她的出发点毕竟是为了陛下和江山社稷。重罚之下,恐怕会寒了忠臣之心。”
他这一番话,明面上是在为南悦音求情,实际上却是在进一步激怒南耀帝,同时也在朝臣们心中坐实了南耀帝昏君的名声。
南耀帝被楚昱辰的话堵得哑口无言,他愤怒地瞪着两人,胸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然而,在众朝臣的注视下,他也不得不强行压下怒火,对南悦音的处罚也只得从轻发落。
南悦音虽然智计过人,但二十大板的刑罚却让她切实感受到了肉体的疼痛。行完刑后,她脸色苍白,走路一瘸一拐,显然受创不轻。楚昱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急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扶住南悦音,轻声安慰道:“悦音,你受苦了,再坚持一下,我们马上就回府。”
在楚昱辰的搀扶下,南悦音勉强回到了府中。楚昱辰立刻吩咐下人准备药酒,然后亲自为南悦音上药。他动作轻柔,生怕弄疼了她,眼中满是疼惜。
南悦音见状,不禁调侃道:“昱辰,你何时变得如此体贴了?”楚昱辰却一脸认真地回答:“我不想看见你受伤,哪怕是一点点。”
这简单的话语让南悦音愣住了,她感受到了楚昱辰深沉的情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两人之间的气氛在不经意间升温,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甜蜜与温馨。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事情在南悦音的巧妙操纵下,不过几天就传遍了大街小巷。百姓们知道了南耀帝的残暴与昏庸,纷纷对他产生了更深的怨恨。他们为南悦音的遭遇感到不平,同时也更加期盼一个明君的出现,能够带领他们走出这黑暗的统治。
朝臣们如今已是人人自危,朝堂之上弥漫着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气氛。南悦音趁机再次出手,她故意与几位朝臣装作亲近,暗中交流,这一切自然没有逃过南耀帝的眼线。
南耀帝得知这些消息后,果然如南悦音所料,迁怒于那些与南悦音亲近的朝臣。他开始频频针对他们,或是借故刁难,或是直接降下罪责。朝臣们苦不堪言,对南耀帝的怨恨和不满也日渐加深。
而在这风波之中,楚熠适时地站了出来。他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姿态出现在朝臣们面前,表现出与南耀帝浑然相反的谦和与明理。他耐心倾听朝臣们的诉苦,时而安慰,时而鼓励,他的言行之中透露出的睿智与仁德,让朝臣们看到了
渐渐地,朝臣们开始将心中的天平倾向楚熠。那些之前对楚熠抱有怨言或不满的朝臣,如今看见他也变得和颜悦色,甚至主动与他攀谈。他们私下里议论着,若是楚熠能够登上皇位,或许会是这南耀国的一大幸事。
南悦音在暗中观察着这一切,心中暗自得意。她知道,自己的计划正一步步走向成功。而楚熠的出色表现,也让她对他更加刮目相看。两人虽然各自为战,但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他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推翻南耀帝的残暴统治,为南耀国带来一个崭新的未来。
南耀帝得知朝臣们普遍对楚熠抱有好感,心中的暴怒如同火山喷发般无法遏制。他开始频繁地找各种借口针对朝臣,无论是在朝堂上的决策,还是对朝臣们的个人生活,都进行了严苛的干涉和打压。这些行为虽然让朝臣们感到恐惧,但也在他们心中积累了更多的不满和怨恨。
朝臣们的情绪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被南耀帝不断地添柴加薪。而南悦音和楚昱辰则在一旁冷静地等待着最佳时机的到来。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南悦音和楚昱辰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以渎职为由,当着众多民众的面捉拿了宰相。这位曾经权势滔天的宰相,如今却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拖下了高高的神坛。
南悦音站在众人面前,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将宰相多年来所犯下的错事一一细数。她的话语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敲打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而更令人震撼的是,她还将这些错事的证据公布在了众人面前,让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这一切的真实性。
百姓们听闻这些真相后,无不义愤填膺。他们对宰相的不满和愤怒达到了顶点,同时也对南耀帝的统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在这个关键时刻,楚昱辰再次站了出来。他以一种明君的姿态安慰百姓们,承诺将会彻查此事,还大家一个公道。
百姓们被楚昱辰的言行所打动,他们纷纷表示支持楚昱辰,希望他能够登上皇位,带领南耀国走出困境。而朝臣们也在这个时候纷纷表态,表示愿意效忠于楚昱辰,共同推翻南耀帝的残暴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