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一触即发。
苏善垂眸看着手中茶盏里微微晃动的茶水,水面映出他略显疲惫的面容。
他知道,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汹涌。
林先生的谋反阴谋如同一根毒刺,深深扎在朝廷的心脏,随时可能引发致命危机。
边境战事吃紧的消息更是雪上加霜,朝中大臣们人人自危,改革派和保守派都在观望,等待着局势明朗。
苏善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知道,自己和江冉冉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一步错,满盘皆输。
他迅速分析目前的局势:林先生老奸巨猾,在朝中根基深厚,想要扳倒他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否则只会打草惊蛇。
而边境战事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最重要的是稳住朝堂,稳定民心。
江冉冉坐在苏善身旁,同样眉头紧锁。
她知道,苏善承受的压力比她更大。
她轻轻地碰了碰苏善的衣袖,用眼神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两人之间无需多言,一个眼神便能明白彼此的心意。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朝堂上的沉寂。
一个传令兵快步走到皇帝面前,跪下高声禀报:“启禀陛下,孙将军从前线传来捷报!我军大获全胜,击退敌军,边境局势已稳定!”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苏善和江冉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和一丝释然。
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精心策划的声东击西策略奏效了。
为了这次的胜利,他们二人几乎夜以继日地推演局势,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最终才制定了这个大胆的计划。
如今,计划成功,无疑给他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皇帝龙颜大悦,朗声笑道:“好!好!孙将军不愧是我朝良将!朕要重重赏赐!”
朝堂上的气氛瞬间转变,原本压抑的空气一扫而空。
支持改革的大臣们更是喜形于色,他们知道,这场胜利不仅稳定了边境局势,更是对改革派的一次有力支持。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也对朝廷的统治更加信任,原本弥漫在街头的恐慌情绪也逐渐消散。
苏善和江冉冉知道,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给了他们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加快对林先生谋反证据的收集。
他们判断,林先生必然会因为边境战事的胜利而有所松懈,这正是他们行动的最佳时机。
苏善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朝堂上众人的反应,试图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他注意到,林先生虽然表面上也跟着众人一起庆贺,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这更加坚定了苏善的判断,林先生的谋反阴谋绝非空穴来风。
江冉冉则将注意力放在了其他大臣身上,她试图找出谁是林先生的同党。
她深知,林先生在朝中经营多年,必然培植了不少势力,想要彻底铲除他的势力,必须将这些隐藏在暗处的毒瘤一一拔除。
两人心照不宣,没有进行任何言语交流,却默契地开始各自的行动。
他们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险阻。
散朝之后,苏善和江冉冉回到府中,立刻召集了几个心腹,秘密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他们仔细分析了目前的形势,认为必须尽快找到林先生谋反的确凿证据,才能将其一网打尽。
夜深人静,苏善还在书房里挑灯夜战,仔细研究着收集到的情报。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苏善警惕地问道:“谁?”
“大人,是属下。”门外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苏善打开门,看到周谋士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卷书简。
“大人,属下有一计,或许可以助大人一臂之力。”周谋士神秘地说道。
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似乎想到了什么妙计。
苏善连忙将周谋士请进书房,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有什么好主意……
苏善和江冉冉离开周谋士的书房后,心情复杂。
周谋士的计策固然精妙,但林先生也不是省油的灯。
他们深知,这一步棋走不好,便会满盘皆输。
苏善首先想到的是林先生的动机。
边境胜利,对朝廷是好事,对武将是好事,对百姓也是好事,林先生为何要反对?
唯一的解释是,林先生的势力盘根错节,很可能与某些利益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边境稳定,贸易畅通,必然会触动这些集团的利益。
苏善推测,林先生此刻的反常举动,必定是为了保全自身以及背后的势力。
他决定暗中调查林先生最近的动向,确认这一推测。
江冉冉则更关注计划的实施。
她明白,周谋士的计策虽然能提高朝廷威望,但同时也会激化朝堂上的矛盾。
林先生如果真的要鱼死网破,必然会不择手段。
她认为,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以防林先生狗急跳墙。
她开始着手联络可靠的官员,确保计划执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
接下来的几天,苏善暗中观察林先生,发现他频繁地与一些对边境战事持怀疑态度的大臣私下会面。
这些人大多是文官,平日里就与林先生走得比较近,属于林先生的势力范围。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曾公开或私下表达过对边境将领的不满,认为这场胜利来得太过轻易,其中可能有诈。
苏善意识到,林先生正在利用这些人的不满情绪,试图制造一种“朝廷被蒙蔽”的舆论氛围。
同时,江冉冉在部署计划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阻力。
一些原本支持他们的官员,态度突然变得暧昧起来,言语间也多了几分顾虑。
江冉冉敏锐地察觉到,这些人可能受到了林先生的拉拢或威胁。
她意识到,林先生的反击比预想的来得更快、更猛烈。
朝堂上,关于边境胜利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以苏善和江冉冉为首的一派,大力宣扬朝廷的英明领导和将士的浴血奋战,将胜利归功于朝廷的正确决策。
而以林先生为首的另一派,则不断质疑战事的真实性,散布各种流言蜚语,暗示边境将领谎报军情,甚至有通敌的嫌疑。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朝堂上的气氛剑拔弩张。
皇帝的态度也变得微妙起来,似乎在两派之间摇摆不定。
他既享受着胜利带来的荣耀,又对林先生提出的质疑心存疑虑。
这种不确定性,更加剧了朝堂上的紧张局势。
一天晚上,苏善收到了一个匿名信,信中只有一句话:“小心林府的密室。”苏善心中一凛
江冉冉也发现,原本支持他们的几个官员,接连称病告假,不再参与朝政。
她预感到,林先生正在暗中集结力量,准备发动最后的致命一击。
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笼罩着整个京城。
林先生勾结大臣制造混乱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新的危机,正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