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善和江冉冉收到加急军报,信笺上鲜红的印章像滴血一般刺目。
边疆战事恶化,敌军来势汹汹,远比预想的更加凶猛。
两人心头一沉,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他们清楚,边疆若是失守,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们的荣华富贵乃至身家性命都将不保。
苏善首先想到的是信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他判断,此刻最关键的是要获得更详细的敌情。
凭借多年在朝堂上建立的人脉,他立刻修书几封,分别发往几位可靠的官员,请求他们秘密收集敌军的兵力部署、粮草供给、将领信息以及作战策略等情报。
他深知,信息战是这场战争的关键。
有些官员虽然表面和他交好,但暗地里却与其他势力勾结,这些“朋友”是万万不可信的,稍有不慎,就会泄露消息,引来杀身之祸。
他仔细斟酌,最终选择了几个真正忠诚可靠,且消息灵通的官员。
与此同时,江冉冉也在飞速运转着大脑。
她出身现代,熟知许多现代军事理论和战术。
她判断,单凭现有的守军力量,恐怕难以抵挡敌军的猛烈攻势。
必须要有更强有力的支援和更有效的战术才行。
她仔细研读着地图,思考着敌军的可能进攻路线和薄弱环节。
很快,苏善的情报网络就有了回音,几封密信陆续送达。
他将情报与江冉冉共享,两人立刻开始分析。
江冉冉结合现代军事知识,针对敌军的弱点,制定了一套应对方案,包括如何利用地形优势、如何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军薄弱环节、如何进行有效的后勤补给等等。
方案制定好后,苏善立刻开始着手实施。
他思虑再三,决定派遣赵护卫带领王府的精锐力量前往边疆支援。
赵护卫忠心耿耿,武艺高强,且对苏善绝对服从,是执行这项任务的不二人选。
苏善深知此行凶险,特意叮嘱赵护卫一切以安全为上,相机行事,不可贸然与敌军硬拼,要以保存实力为主,等待时机。
而江冉冉则负责后勤保障。
她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她开始在京城筹集物资和资金,购买粮草、兵器、药品等军需物资,并组织人手将这些物资运往前线。
她知道,单凭王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又开始动用之前在京城建立的人脉关系,游说一些有实力的富商,晓以利害,劝说他们捐赠物资,支援前线。
江冉冉深知,人心难测,并非所有富商都是真心实意想帮助他们,有些人不过是趋炎附势,想借此机会巴结王府。
但她也明白,此刻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只要能筹集到足够的物资,其他的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
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最终说服了一批富商慷慨解囊。
在苏善和江冉冉的努力下,大批物资和精锐力量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前线的局势得到了一定的稳定。
然而……
苏善和江冉冉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凝重。
皇帝的旨意来得太突然,也太不合常理。
前线战事初稳,正是需要休养生息,巩固战果的时候,换将是大忌。
何况苏善是朝中重臣,负责后勤粮草的调配,让他去前线指挥作战,无异于将一个精通后勤的官员放在了他并不擅长的位置上。
这其中,必然藏着皇帝的深意。
苏善首先想到的是皇帝对他们功高震主的忌惮。
他和江冉冉联手稳定了前线,功劳显著,皇帝或许正是借此机会将他调离权力中心,甚至……将他置于险地。
他迅速分析当前局势,朝中除了他和江冉冉,再无其他能与皇帝抗衡的势力。
皇帝如果想要削弱他们,现在正是最佳时机。
他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江冉冉的思绪则更为复杂。
她了解苏善的军事才能并非顶尖,让他去前线指挥,胜算并不大。
皇帝此举,与其说是要利用苏善的才能,不如说是想将他作为一枚棋子,一个可以随时牺牲的棋子。
她心中隐隐担忧,却又不能在苏善面前表现出来,以免动摇他的军心。
“看来,我们不得不去一趟边疆了。”苏善打破了沉默,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然。
他知道,抗旨不遵只会加重皇帝的猜忌,甚至会给皇帝找到借口对他们下手。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或许还能找到一线生机。
“我会安排好一切,确保后方稳定。”江冉冉坚定地说。
她明白,苏善此去凶险万分,她能做的,就是为他守好后方,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两人又商议了许久,仔细推敲了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及应对之策,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
苏善决定领旨前往边疆指挥作战。
临行前,他将家中事务托付给江冉冉,并再三叮嘱她要小心行事,提防朝中那些别有用心之人。
江冉冉则为他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和军需,并暗中安排了一批精锐士兵跟随保护。
苏善抵达边疆后,立刻着手整顿军务。
他深知自己军事才能的不足,便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将领请教,并积极学习兵法,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他治军严明,赏罚分明,很快便赢得了士兵们的尊重和爱戴。
边疆的环境比苏善想象的还要恶劣。
气候寒冷,粮草短缺,士兵们士气低落。
苏善一边想方设法改善士兵们的生活条件,一边积极制定作战计划,希望能尽快扭转战局。
他深知,只有取得胜利,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才能让皇帝有所忌惮,才能保护自己和江冉冉的安全。
然而,边疆的局势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敌军狡猾多变,经常采用一些出其不意的战术,让苏善的军队疲于奔命。
他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陷入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
在一次战斗中,苏善亲自率领军队冲锋陷阵。
敌军的箭雨如蝗虫般袭来,遮天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