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在冷藏车顶棚敲出密集鼓点,林春燕抹了把糊在睫毛上的雨水,突然把冻得发青的脸蛋贴在车玻璃上:“老张叔,前面拐弯处油门踩狠些!让省里来的记者拍个浪花四溅的镜头!”
司机老张叼着的卷烟被雨水浇得半熄,含糊不清地嘟囔:“这车轱辘可比不得当年渔船…”
"要的就是这效果!"林春燕半个身子探出车窗,工装裤瞬间被浇透,“马大姐!把咱们腌海带的陶缸搬两尊摆路边!要沾着盐花的那种!”
车轮碾过水洼的刹那,二十几个女工齐刷刷掀开防雨布。码得整整齐齐的渔获在暴雨中泛着银光,车尾绑着的渔网兜住飞溅的水花,在镜头里划出彩虹似的弧线。省报记者激动得差点摔了海鸥相机:“林经理,这个画面能上《经济日报》头版!”
"头版够呛。"林春燕甩着湿漉漉的麻花辫,"不过《妇女之友》约了专访,说要写写咱们下岗女工再就业。"她突然压低声音,“记者同志,待会儿给您塞两罐虾酱,劳驾在报道里提提’军民共建冷链’的事。”
杜明举着伞过来时,正听见这话:“又搞小动作?”
"这叫资源整合。"林春燕把冻僵的手塞进他军大衣口袋,“你上回说海军招待所冰柜坏了?我派三个女工明天过去检修,免费。”
“条件?”
"听说你们后勤部有批淘汰的防水帆布…"她笑出两颗虎牙,“放心,改造成冷藏车罩布绝对看不出军用品痕迹。”
暴雨初歇的码头腾起咸腥的水汽。林春燕蹲在修理台前啃凉馒头,忽然被弟弟拽住裤脚:“姐!郑老师让你去学校!”
油纸包着的作文本在怀里发烫,林春燕瞥见教导处门缝里飘出的烟圈,突然把弟弟往窗边推:“小海,去把消防栓旁边的水桶拎过来。”
"林春燕同志,请坐。"郑老师眼镜片上蒙着雾气,“这篇作文里提到你伪造冷藏车合格证…”
"哎哟郑老师!"林春燕突然拍桌子,"您这茶杯都结茶垢了,我给您刷刷!"她抄起水桶就往办公桌上泼,惊得郑老师跳起来:“你干什么!”
"这不是看您烟灰缸满了吗。"林春燕趁机抽出作文本,"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合格证,这是咱们自创的’冷链质量认证体系’。"她变戏法似的摸出盖着红章的文书,“您瞧,市管会特批的创新试点。”
郑老师扶正眼镜细看,突然被窗外闪光灯晃了眼。林春燕扯着嗓子喊:“记者同志!郑老师正在指导我们冷链标准化建设呢!”
次日清晨,水产公司公告栏贴出《妇女之友》的报道。林春燕咬着皮筋给女工们读报:“'这群娘子军用海带调节湿度,拿猪油当密封剂…'哎马大姐,把你腌酸梅的罐子挪开,挡着我念稿了。”
"死丫头,当初是谁说酸梅汤能防中暑?"马大姐挥着账本,“三十六个女工喝进医务室,诊所老刘现在见着咱就躲。”
说笑间,杜明拎着文件袋跨进仓库:“省里冷链座谈会提前了,今天下午。”
林春燕正往冷冻鱿鱼上贴标签,闻言把冰碴子往他领口塞:“怎么不早说!”
"你手机欠费三个月了。"杜明拍掉冰渣,“座谈会要典型案例,我推荐了你。”
"推荐词怎么写?‘擅长用咸鱼贿赂领导’?"林春燕突然抄起冻带鱼当教鞭,“王秀兰!把咱们的’专利墙’推过来!张美凤!准备二十份虾酱伴手礼!”
座谈会设在市招待所礼堂,林春燕的塑料凉鞋在红毯上吱呀作响。她盯着前排"省冷链专家"的席卡,突然把伴手礼塞给服务员:“跟后厨说,中午加道虾酱蒸蛋。”
轮到发言时,林春燕拎着改装过的制冷管上台:“各位领导,这是我们用渔船排气管改造的…”
"胡闹!"前排秃顶专家拍桌子,“制冷设备要严格遵循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里说要用船用防锈漆吗?"林春燕突然掏出个贝壳,"这是南海砗磲,含碳酸钙97.3%,磨成粉掺进涂料里…"她手腕一抖,贝壳粉簌簌落在演示板上,“比进口防锈剂耐用三倍。”
会场响起嗡嗡议论声,林春燕瞥见杜明在门口竖大拇指。她话锋一转:“当然,我们这些土办法离不开政策支持,比如那个冷链专项贷款…”
散会后,秃顶专家堵住走廊:“小林同志,你的改装方案存在安全隐患。”
"您是指用海藻纤维替代密封圈?"林春燕笑出酒窝,"上周刚通过海军装备部检测。"她突然压低声音,“听说您孙子海鲜过敏?咱们新研发的无菌处理技术…”
正说着,弟弟举着作文本冲进来:“姐!作文比赛得奖了!”
鲜红的"一等奖"戳在《我的企业家姐姐》标题上,林春燕突然把弟弟抱上演讲台:“来,给专家伯伯念念最后一段。”
林小海奶声奶气地读:“我姐说,海风里裹着钞票味…”
满堂哄笑中,信贷科李科长悄悄塞来名片:“专项贷款的事,明天来行里细谈。”
深夜的码头飘起炊烟,林春燕蹲在修理台改图纸。弟弟蜷在运冰车里熟睡,怀里还抱着作文奖状。马大姐端着姜汤过来:“省报记者来电话,说要搞连续报道。”
"把周有财倒卖设备的事透点风。"林春燕笔尖一顿,“顺便提提他克扣退休金的事。”
“要写匿名信?”
"用退休老工人的口吻写。"她蘸着姜汤在桌面画圈,“记得买邮电局新出的纪念邮票,集邮的那帮记者最爱这个。”
突然,远处传来引擎轰鸣。五辆省城牌照的冷藏车堵住码头入口,领头男人摇下车窗:“林经理是吧?我们老板想跟您谈收购。”
林春燕抄起扳手敲击车头:“回去告诉你们老板,冷链西施不嫁人,只招赘。”
来人甩出合同:“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我们可是中外合资…”
"中字头怎么了?"她突然掀开车厢防水布,"用日本压缩机冒充国产,当我不认识平假名?"闪光灯适时亮起,暗处的记者兴奋得手抖:“林经理,这是真的?”
"当然,我修车时还发现…"林春燕突然被杜明捂住嘴拖走,军靴在沙地上划出长痕。
仓库铁门砰地关上,杜明掏出手铐晃了晃:“敢爆料中外合资企业,不要命了?”
"他们先惹我的。"林春燕咬开他袖扣,“那批走私压缩机,是不是跟你上次说的海上…”
"嘘——"杜明突然贴近她耳边,“海关下个月严打,到时候你带女工去港口搞’冷链知识宣传’。”
林春燕眼珠一转:“要带标语横幅吗?‘爱国就要用国产制冷机’?”
"再配发点虾酱当纪念品。"杜明忍笑,“还有,专项贷款批了,三十万。”
"才三十?"她扯开他领带擦扳手,“光建中转站就得…”
话没说完,码头突然断电。黑暗中人影幢幢,林春燕抄起冻带鱼当武器:“谁?!”
"春燕姐!是我们!"王秀兰举着应急灯跑来,“省城车队的人把电闸拉了!”
林春燕踩着积水往外冲,老远看见自家冷藏车被涂满红漆。她突然跳上运冰车顶,举起高音喇叭:“姐妹们都听着!抄家伙!”
二十几个女工举着渔叉、铁锚涌出,省城车队的人瞬间怂了。林春燕把喇叭音量调到最大:“记者同志拍清楚!这就是中外合资企业的商业手段!”
次日,报纸社会版头条登着《娘子军勇斗不法商人》。林春燕蹲在税务局门口啃煎饼,瞥见李科长小跑过来:“林经理,贷款额度提到五十万了!”
"早这样多好。"她抹了抹嘴边的葱花,“劳驾跟行长说,下周冷链专列首发,请他务必来剪彩。”
正午艳阳下,林春燕指挥女工们往冷藏车贴标语。弟弟举着冰棍来回疯跑,突然被门槛绊倒。她冲过去抱起孩子,发现冰棍在地上化成了"人"字形。
"姐,像不像大雁?"林小海指着水渍。
林春燕突然掏出笔记本狂写:"冷链专列就叫’鸿雁号’!"她抓起对讲机:“马大姐!把咱们腌的咸鱼都换成真空包装!要印大雁logo!”
财务室传来哀嚎:“败家丫头!包装费超支了!”
"找海鲜市场老刘赊账!"林春燕把弟弟扛上肩头,“跟他说下期《妇女之友》登他老婆的创业故事!”
夕阳把码头染成橙红色时,林春燕望着贴满标语的冷藏车队,忽然把冻得通红的脚丫踩进弟弟棉鞋里。运冰车载着女工们的渔歌渐行渐远,柏油路上蜿蜒的水痕,正像极了那年父亲教她画的航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