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盛世回响

第四十九章  大运河图

盛世回响 小眼睛萌妹 2024-12-27 23:07
第四十九章  大运河图
  桐间露落,柳下风来。琴号珠柱,书名玉杯。有棠梨而无馆,足酸枣而无台。犹得敧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榆柳三两行,梨桃百余树。拔蒙密兮见窗,行敧斜兮得路。
  这是南北朝时庾信的一篇《小园赋》,讲的是他被迫强留于长安别了江南,却依旧心念江南之事,江南的小园幽美而又让人留恋,江南的吴侬软语就像一个温柔乡里动人的歌谣。无疑,杨广与萧妃的心里,早已把江都当做了第二故乡,且不说萧妃自幼生在南边,杨广一个北方贵族,亦是对那儿感情深厚。
  魏晋以来,南方逐渐发展起来,也逐渐富庶起来,南方士族也是不可小觑的势力,杨广已然收买了江南世族的人心。
  一个人的能力越大,野心便越大。杨广是个好的王者,也是极有谋略的野心家。
  十六年母后生辰,众人又在甘露殿相聚,十个皇子公主相聚一堂,还有王妃驸马,好不热闹。
  杨俊见着我,远远地拱手向我行礼,他的气色好了不少,却愈发消瘦了,我冲他微微一笑以作回应。
  我看着一身紫衣的杨谅,对杨勇说:“看来,五弟沉稳了不少。”
  杨勇笑道:“冀州地广,管理起来也不甚容易,当然要改改那吊儿郎当的性子了。”
  皇姐依旧是携了宇文娥前来,阿五生了孩子以后,明显丰满起来,晋王一家依旧是最为朴素的。
  此时的杨广羽翼更加丰满,也丝毫不掩饰他的野心,然而当他拿出那幅大运河图时,我明显的感觉到宫殿里的气氛变得不同了。
  杨广恭恭顺顺地展开那副长两尺的的图,一个贯通南北的运河水道便展现在众人眼前,南北以水道相连,从江都到洛阳转至大兴城,浩浩荡荡,大气磅礴。
  我与杨勇对视一眼,旁人也只当他胸有大略,为国为民,可他为国为民是其次,想要夺取皇位才是真的。
  杨广说:“江南鱼米年年丰收,若是能够开凿这样一条大运河,必然可以补给关中的粮食,二来,水疏则利,疏浚河道,开挖新的河道,也会减少水患,是一举两得的。”
  父皇思考了半晌,点头称赞:“广儿此设想甚好,只是如今突厥未平,如此浩大的工程,还是要交给你们兄弟去做。这个想法却是好的,利国利民,若是能把南北水系贯通起来,必然会使水患减少。”
  杨谅凑到母后跟前,崇拜地看着杨广:“二哥,日后小弟还要多向你学习,将来好好辅佐皇兄,做咱们大隋的栋梁之才。”
  他说了这话,杨广的脸上还是漏出了一丝不悦,若非我一直盯着他,几乎难以察觉,他想做的是这个帝国的主宰,而非一个王爷。他平淡地说:“我也是为父皇母后分忧,为大隋百姓着想罢了。”
  杨谅便俏皮的向我和杨勇眨眨眼,他还是支持杨勇的,众人也只当他真的想要像晋王一般提出好的见解,也不多想。
  倒是杨俊缓缓开口:“如此浩大的工程,只怕是要好几代才能完成,若是稍有差池,或是急于完成,便是劳民伤财,误国害民了。”
  此话可轻可重,却也是实话实说,只是未免不给杨广面子,也有些和父皇过不去的意思。众人都不再言语,父皇此时却说道:“勇儿,你是如何看的?”
  众人都望着杨勇,看他如何作答,我拽拽他的衣角,他给了我一个安慰的眼神,走上前道:“儿臣以为,三弟说得有道理。”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大殿里的所有人听的清清楚楚。他神色如旧,便如只是对此事做出最为公正的评价那样,不掺杂一丝情感。
  母后看着气氛越来越严肃,便拿过那幅卷轴,道:“又不是现在就要修了,何必来忧思此事?况且不是也修了不少河渠?水需疏导才性善,此是还要慢慢商议。”
  杨勇躬身道:“母后说的正是,二弟的提议,需从长计议,一旦实施,也必然会是功在千秋的。”
  等到晚宴快要结束,萧妃走到我身边,问道:“皇嫂,景儿和持盈我还未见着,等到明日可以去东宫拜访吗?”
  “你们好不容易回大兴,都不曾来到东宫。如今正好,你带着昭儿来,咱们好好说说话。”我很高兴的答应了,虽然心知肚明东宫与晋王府矛盾很大,但面上,也是要顾忌的。
  第二日萧妃如约带了昭儿来,俨儿为兄,我便让他带着昭儿在府里四处逛逛。
  独留下萧妃与我,她今日穿了一套湖绿色的衣衫,就像江南缓缓流淌的小河,娴静婉约。
  她逗了一会儿景儿和持盈,才表明今日的来意,“皇嫂,晋王参政心切,有些许事情未能来得及与皇兄商量,臣妾在此向向皇嫂告罪。然晋王是没有二心的,还请皇嫂多多向殿下解释。”
  我心里想着晋王的野心已快人尽皆知了,若非他是个有孝心的,二圣又岂会瞧不出来,只是他确实是个孝顺的好儿子,他心思细腻缜密,比起其他的子女,更能哄得父皇母后开心。
  我却还是不动声色,依旧笑着:“这是哪里的话,太子与晋王亲兄弟之间,血浓于水,一定是要相互扶持的。咱们家的天下,晋王有好名声,东宫也是引以为傲的,殿下不止一次告诉本宫,希望大隋的王爷都如晋王一般才好,这才是百姓之福。”
  萧妃见我这样说,松了一口气,笑道:“倒是晋王多想了,生怕惹得皇兄不高兴呢。”
  我笑而不语,正喝着茶,一个小婢女跑进来,一脸急切的模样:“娘娘,不好了,郡王们打起来了。”
  我放下杯子,萧妃也紧张起来,满眼的担忧:“皇嫂,这······”
  我问道:“他们在哪儿?”
  小宫女慌慌张张地跪下,结结巴巴的:“在···在花园···”
  我便与萧妃急匆匆的走到花园,四个孩子厮打在一起,花园的奴才跪了一地,却无一人敢劝架。
  我便让人把他们拉开,俨儿与昭儿见我来了,匆忙跪下行礼,杨该见着我,吓了一跳,也连忙跪下。唯独安平王杨裕站在一旁,气鼓鼓地瞪着我,四人的脸上都是青一块红一块的。
  我看向俨儿:“俨儿,这是怎么回事?”
  俨儿瞪着杨裕:“母妃,原是儿臣带着杨昭弟弟在花园玩蹴鞠,却不想杨该与杨裕来了,不由分说的抢了蹴鞠,还把杨昭送给儿臣的书给撕了,儿臣气不过,所以······”
  他低下头,小脸涨得通红,显然是受了委屈。
  杨昭也气愤地说:“都是他们先来找茬的。”我看着亭子里散落一地的纸片残叶,让他们起来,杨裕依旧瞪着我,我也不去理会,只是略带歉意的看向萧妃,道:“都是本宫平日里太放纵他们了。”
  萧妃连忙说:“皇嫂哪里的话,不过是小孩子闹着玩罢了,昭儿”,她唤来昭儿,拢了拢他蓬乱的头发:“高阳王与平原王都是你的弟弟,作为兄长,理应相让的。”
  俨儿也走到我跟前,小声的唤我:“母妃。”
  我轻轻捏了捏他的鼻子,“看看你们成了什么样子,头发都乱了,快回宫让奴才们帮你们收拾收拾,一会儿让你父王知道了,可该生气了。”
  我让善儿带着俨儿昭儿去擦些药,也让一旁的奴才们把杨该杨裕带回高良娣那里,此事也便算了了。杨裕倒是没有当着萧妃的面给我难堪,许是怕杨勇知晓了责怪,也乖乖回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