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推理
古代言情
现代言情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娱乐
纯爱百合
脑洞爽文
首页
>
都市娱乐
>
往事如烟:古城篇
第一四八章携妻回乡
往事如烟:古城篇
天下归
2024-12-07 11:10
第一四八章携妻回乡
曾几何时,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终于盼来了不交皇粮的好时候。在各项惠农政策的影响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现在的鄂北,乡亲们日子也好过了起来,既没有了农业税,也不用交公粮,所有的粮食不仅可以按照商品粮的价格出售,为了顾及老百姓的利益,每年还要专门定出政府指导价。
宋猛的哥哥种了自己和他原来留下的地,足足有十四五亩,每年的收成不错,这两年也攒了些钱,今年又盖起了新楼房,妈妈就跟哥哥住在一起。
宋猛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和哥哥,以及乡亲们感到高兴,同时心里也有了一股冲动,是该回家看看了。当兵出来十几年了,曾经回了几次家,可每次在家待的时间,这些年总共加起来也超不过半年。
宋猛把这一想法跟林娇说了,林娇也很支持。她说:“是啊,妈妈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咱们趁她老人家身体还好,不如这次回去就把她接过来住一阵子吧!”。宋猛激动地亲了一口媳妇,这是多好的媳妇呀!她竟然和自己想到了一起。
小俩口说走就走,林娇的彩票投注站是自己的,想关几天就关几天。宋猛现在正在联系工作,也不用跟部队请假,俩人回到林娇娘家跟爸妈打了声招呼,便匆匆往地老家赶。
在火车站,看到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农民,有南下的,有北上的。一个个大包小裹的,一看就知道要出远门。
一路上闲来无事,俩人便跟这些农民工攀谈起来。宋猛问老乡们:“听说现在农村的日子不是很好过了吗?你们干嘛不在家种地,还要出来打工呢?”。
甲农民工说:“唉呀!也难怪你们城里人,一看你就是不了解农村。我们种几亩地,一年两季,上一季打点粮食只够留口粮的,秋天再收一季才能换点零花钱,可是一家老小不吃不喝,不来个亲戚啊朋友什么的,再随个份子上个礼啥的?还有那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吃药,哪哪儿不需要钱啦?唉!天下最苦的,啥时候也还是咱农民哟!”。
一番话,说得宋猛低下了头。是啊,光听见母亲这么说,可谁敢保证她老人家不是为了让自己在外面能安心呢!
看着宋猛不再乐观,林娇知道他又在为家里,为老乡亲们担心。于是,她有意安慰起他和这些可爱的农民工来。她说:“你们也不用太担心了,这些天你们没看到电视、报纸上不断传来非常有利于农村的好消息嘛?”。
大家一齐看着这位城里的女娃,林娇得意地说:“中央早已经意识到了,我们的“三农”工作还有很多问题。因此,在改革开放多年以后,这又是第二次连续每年将涉及三农的问题做为中央的一号文件下发,先后陆续出台了不少的利好消息,像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等都要陆续出台。”。
乙农民工说:“姑娘你哪里晓得,这中央的政策,到了我们农村,是要打好多折扣的。比如合作医疗,让我们交点钱不怕,可是到了看病时,只能在当地的小医院里看,但那些小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实在是差嘛,到最后,不还得到市里的大医院里看?”。
林娇奇怪地问:“嗯,大病到大医院里看,这很正常啊!”。
乙农民工接着说:“小姑娘,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你哪里知道国家是有政策的,农村的合作医疗,规定只有在乡镇医院里看病,报销政策是80%,到了县里就成了60%,到市里就成了50%了,而且有的药还不在报销范围。”。
宋猛也知道这些,因此他悄悄地对瞪着一双大眼睛的林娇说:“是的,是有这个规定!”。
林娇也和这些农民工一样,不解地问道:“那为什么还要有这种规定,这不是歧视农民吗?”。
宋猛心情有些沉重地说:“不是这样,你们也不要这样理解,这样规定是有原因的。这就是为了鼓励农民就近到当地的医院看病。你们没看见现在的大城市里,医院里看病的已经要提前一天,甚至是提前好几天去排队挂号了。”。
他看了看大家,又接着说:“目前,我们国家的医疗现状就是这样,一些相对较好的医疗设施及医学人才,确实都集中在一些大城市里。所以,更加吸引人们到大城市里去看病。但这是没有办法一下就解决的问题。好在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现在正在做这方面的调整。一是将一些好的医疗设施做为医疗项目,配置到县、乡级基层医疗机构。二是加大培训全科医生的力度,并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他们到基层,包括到社区,到乡村去。这样啊,估计过不了多久,我们的医疗现状就能得到一定的改观。”。
那些农民听他这样讲,都点头表示认可并佩服起人家城里人来,也都盼着这一天早点到来。林娇觉得他的分析也有些道理。看来这个宋猛还真是个爱观察、爱琢磨的家伙,只是不知他什么时候掌握的这些政策性知识,竟然拿到这儿来唬住了人们。
回到家后,宋猛又忙了起来,今天看看这个,明天会会那个。刚开始林娇还能接受,但时间一长,林娇受不了啦!因为她整天也见不到死宋猛的影子。
这天晚上,林娇截住宋猛跟他说:“既然你回来这么忙,那你当初让我跟你回来干吗?就让我天天跟那些妇女们聊天吗?”。
宋猛嘻嘻哈哈地说:“这不是挺好的嘛!我听说她们都很喜欢你,说你干净,漂亮呢!再说,你不回来也不行呀!”,林娇奇怪地看着他说:“去,没个正形。”。
宋猛抓住她的手,假装正经地说:“是这样,你不是在家里跟我说好了,回来接妈妈的吗?那你不跟我回来,我自己接,她肯定不会去咱家的呀!”。
林娇摇了摇头,很不理解地说:“嗯,我是说来接她的,可是谁知道你天天不跟我在一起,我又不认识你们村的这些人,跟她们聊什么呀?烦都烦死我了,还有,你们这里为什么不让我跟你在一起睡觉,害得我还要跟你嫂子睡在一起,真的很别扭!”。
宋猛也对老家这个风俗表示不解,对于房子,鄂北一带曾有“宁借人停丧,不借人成双!”的俗语,意思就是在别人的家里,本是夫妻的俩口子也不能睡在同一间房里。现在自己出门在外,按照家里的风俗,也等同于外人,因此,在哥哥家里也只能夫妻分床而睡。
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这是老祖宗一辈一辈留下来的传统,谁也不愿意去挑战它,宋猛也不好就这个问题说出什么来,只好安慰她说:“再坚持坚持,过段时间咱们就回去了,等我去跟小方芳的父亲见个面,这是小方芳悄悄告诉我的,让我代她看看她父亲。”。
林娇就是再不愿意,但想到这孩子从小就没跟父亲在一起,这个小小的愿望还是应该满足她的。但她表示要跟他一起去看看方芳的父亲,她要看看当年能娶到方兰的人长什么样?
宋猛知道她的小心眼,她可能想暗暗比较一下,方兰是不是因为自己比她原来的男人强而心有所属。唉!真不知她怎么想的,都这会儿了,她还一直念念不忘这茬。一直以来,无论怎么解释,也无论做出怎样的让步,在方兰的问题上,林娇总觉得自己跟方兰、跟方芳的感情有些过了。
其实这也难怪,自己一直对她们娘俩儿的事比较上心。要不,按照林娇大大咧咧的脾气性格,不至于这么些年都解不开这个疙瘩。可是人家现在已经嫁人了,而且嫁的还是政府机关的一名处长。想到这些,宋猛心里也相对释然一些,也更加理解方兰坚决要再嫁的苦衷。
第二天一大早,宋猛就把林娇叫了起来。
林娇嘟囔着小嘴:“干嘛呀,你周扒皮呀,叫这么早,还让不让人活呀?”。
宋猛连连哄她道:“我的小祖宗,这还早吗?太阳早都晒着屁股了,你还睡,你也不怕睡过去啰!来,快起来。昨天可是你要跟着我去看那谁的。我可告诉你,去晚了人家有可能下地了呢!”。
林娇半信半疑地看着他,宋猛推着她到了压水井旁,帮她挤好牙膏,拿着毛巾让她洗漱。
林娇见他表现还不错,赶紧洗漱起来。收拾利索后,俩人便提着一些孩子吃的小食品往陆家寨去。一路上,宋猛赶紧向林娇灌输这边的一些风俗,让她入乡随俗,以免让人笑话。林娇一一记下,见他还这不放心,那不放心地交代这个,交代那个。她有些不耐烦地说:“你真哆嗦,我知道了,也听懂了。我林娇一定谨遵教诲,谨言慎行,行不行啦!”。
宋猛只好解释说:“不是怕你不明白嘛,你还不耐烦了!”。
林娇调皮地看着他说:“那我问你,你去我们家,我告诉你这些了吗?”。
“那不一样,我……”,宋猛刚想辩解,林娇急急地用手堵住了他的嘴:“你什么你,我没告诉你是不是?所以,你,现在给我住嘴,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爱咋咋的!”。
宋猛觉得,反正我都告诉你了,一会儿自己再盯着她点,想必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更何况老乡们也能理解她一个外地媳妇,有可能不太懂这边的礼数,他的心里才踏实了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