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室的日光灯管发出细微电流声,袁冉看着面前这个第三次把保温杯转出半圈的男人。不锈钢杯底在铁质桌面划出尖锐声响,五十岁的汽车修理工张德发鬓角结着油垢,右手拇指神经质地摩挲着食指侧面的老茧。 "张师傅,您工具箱里那把24号梅花扳手上沾着三处血迹。"袁冉将物证照片推过桌面,指腹在塑封边缘留下月牙状压痕,“您说这是给隔壁老王修三轮车时蹭的鸡血?”
玻璃幕墙外的霓虹灯在雨幕中晕染成彩色光斑,苏恋恋对着电梯镜面补完最后一道口红。猩红色泽在冷白灯光下泛着金属质感,像把淬了毒的匕首。 "苏经理,李总他们已经在包厢了。"实习生小周抱着文件袋小跑过来,目光在她深V领口停留半秒又慌忙移开。黑色真丝衬衫第三颗纽扣松着,露出若隐若现的蕾丝边。 苏恋恋把口红扔进链条包,高跟鞋踩在大理石地面发出清脆声响。推开888包厢的磨砂玻璃门时,她特意将香奈儿外套搭在臂弯,让收腰鱼尾裙包裹的曲线完全暴露在暖色射灯下。
沥青路面蒸腾着暑气,孟瑶推开车门时,黏稠的热浪裹着血腥味扑面而来。她站在警戒线外仰头望去,斑驳的"仁和医院"四个鎏金大字在烈日下泛着诡异的暗红色,像是被风干的陈旧血迹。 "孟队。"痕检科的老周提着工具箱迎上来,防护服领口洇着汗渍,“报案中心转过来的录音你听过了?”
生物实验室的空调发出沉闷的嗡鸣,楚涧盯着解剖台上微微抽搐的牛蛙,粘稠的福尔马林气味裹着六月暑气黏在鼻腔里。讲台上周慕云教授的银丝眼镜泛着冷光,手术刀尖正沿着牛蛙鼓胀的腹部缓慢游走。 "当神经长期承受高压…"刀尖突然刺入,淡黄色组织液顺着不锈钢台面蜿蜒,前排女生捂住嘴干呕,"肌肉纤维会产生记忆性震颤。"那只牛蛙的后腿猛地蹬直,足蹼上的薄膜在无影灯下透出诡异的粉红色。
1966年的北京城,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顾明秋就听见胡同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她掀开蓝布窗帘的一角,看见几个戴着红袖章的年轻人正往青砖墙上刷浆糊,崭新的白纸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墨汁淋漓的"破四旧"三个字像三把尖刀,直戳进她眼里。 "小秋,把豆腐乳拌进粥里。"母亲将搪瓷碗推过来时,手指微微发颤。案板上摆着两碟咸菜,半块昨天剩下的玉米面饼子,铝制水壶在煤球炉上咕嘟作响。父亲照例坐在八仙桌右侧读《人民日报》,金丝眼镜滑到鼻尖,藏蓝色的中山装领口别着红像章。
A市最著名的国际酒店,原本悠闲显贵的气氛变得渐渐急躁起来,来往的车辆停下就迅速离开。 大堂经理此刻急得满头大汗,不停的用手帕擦自己的脸颊。 顶层,彰显着崇高身份的精致房间内,却散发着阵阵腐朽气息。 法医老陈的橡胶手套在浴室瓷砖上擦出细微响动,祁晟宇站在玄关处深深吸气,鼻腔里漂浮着血腥味与蓝山咖啡的醇香。他抬起手背蹭了蹭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270度环形落地窗——天鹅绒窗帘严丝合缝,遮住了正午刺目的阳光。
雨滴砸在锈迹斑斑的校门上,严嵩抬头望着"青岚特殊教育学院"的铜牌,潮湿的铁腥味里混杂着香灰气息。他攥紧背包带,指节泛白——这个动作能让他确定自己还活着,而不是游荡在孤儿院走廊的那些东西。 "202室。"生活老师递来的钥匙沾着暗红污渍,“记住宵禁后不要开窗。” 走廊尽头的宿舍门吱呀作响,霉味扑面而来。严嵩的右眼突然刺痛,这是凶灵靠近的征兆。四张铁架床贴着褪色符纸,靠窗的下铺床板上刻着密密麻麻的镇煞咒,咒文间凝结着黑褐色液体。
雨点击打在玻璃窗上的声响被降噪麦克风过滤成细碎的白噪音,芮小小调整着环形补光灯的角度,看着直播间人数突破五万大关。她将垂落的黑发别到耳后,清冷声线在深夜格外清晰:“那双绣着并蒂莲的红绣鞋,就挂在教室后门的铁钩上。” 弹幕突然疯狂滚动起来,有人连刷了十个火箭礼物。芮小小瞥见置顶弹幕的ID叫"盛家藏古轩",金灿灿的VIP标识在深色背景里格外刺眼。她正要道谢,新的弹幕却让她的手指僵在鼠标上。 “主播印堂发黑,三日内必见血光。”
法医台的无影灯在解剖室投下惨白的光晕,林畅的指甲掐进掌心。死者苏敏的腹腔像被暴力撕开的礼物盒,暗红血肉间赫然露出半截森白肋骨。 "这是第三根肋骨错位。"严峻宇的镊子夹起一团沾着粘液的纤维组织,"创口边缘呈现不规则撕裂,更像是…"这位素来冷静的法医突然停顿,喉结滚动两下,“内部爆破产生的压力。”
教学楼的走廊在暮色中像条僵死的蜈蚣,周清数着第九盏忽明忽暗的廊灯,铜钱剑在掌心硌出深深的红印。中元节前的晚风裹着纸灰,把宣传栏里"禁止封建迷信"的告示吹得哗哗作响。 “救命…不要!” 尖叫声从三楼女厕传来时,他正盯着楼梯转角那滩暗红污渍。空气里突然漫开的血腥味让手腕上的五帝钱剧烈震颤,周清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台阶,帆布鞋碾碎满地碎玻璃,在月光下折射出无数扭曲的人影。
我家后院有九座坟堆,埋着我娘和我八个哥哥。 我娘年轻的时候,在附近都是有名的美人,上门提亲的人把门槛都踏破了。 姥爷在我们那一片,是有名的看事先生。说我娘命硬,克夫克子,过了40岁才能改命。他这么一说,真就吓退了不少人。但还是有一些獐头鼠目之辈,并不死心。 隔壁村有个二流子叫沈峰,经常来家门前转悠,被赶跑了好几次,后来听说是她上乡里把姥爷给举报了。
春意正浓的四月,阳光明媚而不燥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二叔如常地躺在躺椅上,闭目享受着这温暖的日光浴。 自幼我便跟随二叔生活,他在我的心目中,就如同父亲一般的存在。为了不打扰二叔的安宁,我轻手轻脚地走到柜台前,悄无声息地从抽屉里取出几百块钱。今天下午,宿舍的几个兄弟已经约好外出游玩,而出游总是需要带些现金的。
周宇从一阵剧烈的痛楚中惊醒,感觉到手心像是被火烧般的疼痛。头部沉重,仿佛被铁锤重击,脑袋里的嗡嗡声让他几乎认为自己的头要炸裂开来。眼皮沉重得像是挂上了千斤重锤,四周的嘈杂声,夹杂着人群的议论、掌声与呐喊,让他一时间难以适应。 慢慢地,他开始恢复一些意识,脑海中的迷雾渐渐散去。“这是哪里?”他心中疑惑。周宇试图说话,却发现嘴巴被胶布封住,无法发出声音。
我的名字叫陈默,生于闽南陈家村,这个被九曲溪环绕的古老村落,藏着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禁忌。十八岁那年的惊蛰,父亲突然砸了供着祖宗牌位的八仙桌,在满地香灰里揪着我的衣领往门外拖。我至今记得母亲抱着门槛哭喊时,屋檐下的铜铃突然全部炸裂,碎碴子溅在青砖上像撒了一地血珠子。 "滚出去!没到卯年卯月卯日不许回头!"父亲把我推出院门时,手背青筋暴起得像要挣破皮肤。那扇贴着褪色门神的木门在眼前轰然关闭,我跪在爬满青苔的石阶上,听见里面传来碗盏碎裂声,还有妹妹细弱的抽泣。
霓虹在雨幕中晕染成血色光斑,沈风将薄荷糖咬得咔咔作响。透过夜视望远镜,三楼窗口人影晃动,枪管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猎鹰报告,东南角发现自制炸药。"耳麦里传来爆破组急促的喘息,“引爆装置连着门把手,强攻风险太高。” 沈风舔了舔后槽牙,甜味混着铁锈味在舌尖炸开。三天前那具在护城河发现的浮尸还睁着眼睛,肿胀的指尖残留着蓝色油漆——和化工厂外墙如出一辙的孔雀蓝。
法医的脚步声在走廊渐行渐远,陈晓暖站在单向玻璃前凝视审讯室。白炽灯下,那个穿着皱巴巴格子衬衫的男人正趴在审讯桌上打盹,额前碎发在空调风里轻轻晃动。 "第十七个。"她看着记录本上的编号轻声自语。刑警生涯里见过的嫌疑人多如过江之鲫,但这样在审讯室睡得毫无防备的还是头一个。监控录像显示这个男人在凌晨一点零七分冲进创意部办公室,浑身是血地跪在尸体旁边,而此刻他蜷缩的睡姿像极了误入捕兽夹的狐狸。
鹭州的夏夜闷热粘稠,蝉鸣声在榕树荫里断断续续地抽搐。方明远抹了把额头的汗,手电筒光束扫过墙角的青苔,在斑驳的砖墙上投下扭曲的影子。这是他在"安家"凶宅拍卖公司工作的第三年,但推开这栋民国老宅大门时,后颈仍泛起细密的寒意。 "方哥,三楼阁楼的钥匙。"实习生小林递来铜钥匙,指尖在碰到他手掌时猛地缩回,“您有没有觉得…这里特别冷?”
法医陈诺的手指在银色解剖刀上轻轻摩挲,解剖台上的白炽灯将死者脖颈处的淤青照得纤毫毕现。 林倩盯着那圈青紫色的勒痕,恍惚间仿佛看到二十年前父亲书桌上的案卷照片,那些泛黄的照片里,每具尸体的喉间都缠绕着同样的死亡印记。 "死亡时间昨晚十点到凌晨一点。"陈诺的声音像是从深水传来,"颈部舌骨骨折,机械性窒息致死。但最奇怪的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这是陈易水此刻的感受。 除此,她还感觉烦。 今天是周三,她休息,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洗了头,化了妆,穿上新买的小裙子,提着相机来到了京郊的免费公园。 没想到出来时还晴空万里,如今却乌云密布。 陈易水拍了一张乌云密布的天空,发了个朋友圈,配文:天要亡我。 她叹了一口气,装好相机,拔腿就往景区外走。
在繁华的都市里,存在着一个似乎格格不入的小破屋。在这里面,住着一对男女,他们在这慢节奏地过着相当普通的日常。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叮叮叮……”闹钟的响声打破了这里原来的寂静。 “傻瓜,起床上班啦!”赤雪匆匆起床,“再不起来就迟到啦!” “你才那啥……今天星期天!”萧雨轩吼完一头扎进被窝。赤雪一脸的木然,不过很快转回兴奋:“对了,今天是我生日!”